甘草画眉播客的第二季,将会分享一些杰出女性的作品和她们的故事,讨论她们的作品和人生能带给普通女性怎样的启示。
第二季的第一期,我选择来讲一下作家李娟。 为什么选择李娟呢,第一个原因就是,我真的太喜欢她的作品了,然后我发现她和我是同龄人,我就忍不住斗胆、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她记录的她的成长过程做了个比对,这样的比对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对我触动很大.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我特别认同她能够平静的叙述一种很多人无法接纳的割裂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能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不管是小时候还是现在,我都常常有一种错位的感觉。就觉得自己和这个社会就像是李娟描写的金鱼和沙漠的关系。在沙漠深处养一坛金鱼,这种浪漫的对比对我来说有很强吸引力,就像书中呈现的这样一个清澈剔透的的少女和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的对比。
大西北的戈壁滩上的冬天,周围的山总是光秃秃的,天地之间也总是灰蒙蒙的。 我特别向往有一天能看到真正的春暖花开 是什么样的,我想知道烟雨江南有多美,是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然后杜鹃花是怎么开的,栀子花又是什么味道。 我有时候会觉得压抑,觉得自己像生活在另一个星球。这种割裂感一直伴随我到中年, 但是我无从表达这种感觉。
李娟的作品里就对这种割裂感有着恰如其分的描写。 我的阿勒泰中有两个章节是描写她们家的金鱼的。她说在一个杂乱的环境里,只有鱼缸是清洁美好的,是明亮晶莹的,金鱼代表着无边无际的江河湖海, 而它们所处的环境是粗犷凛冽的,风沙咆哮,到处是烟灰尘垢。这种清洁和混沌的对比,细致和粗砺的碰撞,制造了一种不应在此地的错位感。
我觉得李娟就像戈壁中的一股涓涓细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柔软的清澈的流过广袤粗粝的地表。 安安静静,特别珍贵。她笔下有困有苦,却没有穷和卑,这个卑就是卑微的卑。 就是她特别的自洽,戈壁滩的自然条件虽然艰苦恶劣,李娟的少女心还是一样的的柔软和剔透。
关于我为什么喜欢李娟,我说了这么多。她的天赋和才华都是掩盖不住的。她也很幸运遇到伯乐,有发表作品的机会。 另外再说两点,是我分析她的作品为什么会这么流行。
第一就是,就是李娟的作品,是符合当代的主流的叙事方式的,就是比较淡,比较有活趣,完全没有苦大仇深或者任何揪心的控诉,也没有金戈铁马,或者铁马冰河的宏大叙事, 她就是平平淡淡的叙述沙漠生活,偶尔抛个梗。 她让我想起小时候读的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这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读者比较舒适的状态。生活本身是沉重的,我就不想再读特别沉重的文字里。
另外还有就是,李娟的文字关注天,地,人,关注河流,季节,小动物,甚至是那些天地间咆哮的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最能让人有认同感的。她的文字不会追逐手机和科技,资本和时尚,这些让现代读者觉得疲惫的东西。她的文字是令人放松的一扇窗口,不仅让我们看到地球上最偏远的角落,也让我们回到20多年前还没有被手机污染的时光。感谢她的记录,让我看到这条清澈的溪流闪闪发光的穿过戈壁滩,流进读者的心田。
Recommend Music: Nordic Rust by Northside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music/genres/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