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孩子的品德教育要從小建立,從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與論語、成語結合的故事,來做機會教育。ㄧ來讓孩子學習正確的為人處事態度,其次讓孩子接觸論語、成語,最後也是跟父母分享,身教言教的重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April 20, 2022說到做到說話算話大家都知道,也都難做到,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可見說到做到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有品德,可是我們自己重承諾嗎?是否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開了許多空頭支票?愛因斯坦說:凡在小事上對真理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這句話就是我們最好的提醒,當我們要求孩子時,也是自我審視的時候。身教絕對大於言教,孩子是父母第二次的學習,從孩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與缺失。陪伴不是只有付出,更是收穫,希望大家多多陪伴父母、配偶、孩子,珍惜這世 得來不易的緣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April 13, 2022我會關心別人嗎少子化的今天,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集幾個大人的關愛於一身。物質精神富裕下,容易忽略關心別人的重要。「付出」是一種善行,更是一種美德,要讓孩子知道,目前的擁有,是一件不容易的幸福。未知的天災人禍,很容易就奪走現有的一切,所以更要懂得珍惜與感恩。心中時時有他人、關心別人,這就是孔子說的「汎愛眾」。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April 05, 2022我會驕傲嗎孔子有特別告訴我們:真正厲害的人是謙虛有禮、從容大度、不會驕傲、不會自大的。驕傲產生的時候,也就是看不見自己缺點的時候。驕傲的人不僅沒有人緣,也很容易失敗,因為太自信、太自以為是了。所以驕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好好的收起來,千萬不能讓它有發揮的機會才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March 29, 2022別人有我也要我也要! 孩子很多時候,我們看見別人有的東西,就覺得自己也要有。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小朋友,不是什麼東西都是別人有,我也要有。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是每一個東西都要擁有,才會是快樂的。花生巧克力有人可以吃,但是對於花生過敏的小朋友,就是不能吃。 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爸爸媽媽一定會幫我們準備好,像是健康的食物、保暖的衣服。而很多東西,都只是我們想要,卻不一定是真正的需要。如果是想要的東西,就不能只靠嘴巴要來的,甚至吵來的,自己想要的東西,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March 23, 2022好逸惡勞的鴿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想不勞而獲,好逸惡勞的結果會害死自己。還有就是,習慣一旦養成了,就不是那麼容易改回來。既然如此,我們從小就要把好的習慣養好,好習慣越多,越能幫助我們把事情做對、做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March 16, 2022什麼是你關心的關心自己沒有錯,如果只關心自己、只在乎自己的利益,那就是自私了。凡事要多想想別人、多為別人著想,這才會是一個有品德的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March 09, 2022多看別人的優點自大傲慢往往會在我們得意的時候不自覺得產生。有人說:忘了自己的缺點,就會產生驕傲與自滿。為什麼會看不起別人呢?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優秀,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為了避免這樣的心態發生,所以孔子要我們見賢思齊、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就是要解決我們自以為是的毛病,要我們懂得謙虛、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March 06, 2022樂在其中的學習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寶藏,每一個人的寶藏也不一定都是一樣的。重要的是,有沒有努力的去發掘自己的寶藏?有沒有在學習、尋找寶藏的過程中感到快樂?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所以孔子會根據不同的才能,給予不同的教導。這就是「因材施教」。孔子也告訴我們,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才去學習。學習也不是為了比賽,更不是為了名次。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成長與進步,所以,能夠從學習中找到快樂才是最要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March 02, 2022現在就要!?很多時候,小朋友會吵著現在就要、馬上就要。 其實,「現在就要」有時是任性,更多的時候是不懂,不懂「現在就要」其實不見得會成功外,還有可能因為太衝動,而讓自己受到傷害。如果能夠忍一忍、等一等,多一點點的耐心,不僅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甚至還可以得到更多的。 而在「現在就要」的溝通中,因為只想著自己,往往也缺少了應有的禮貌。孔子一直要我們做個有禮貌的人,也要我們不要只想著自己,忘了關心身旁的人。很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要驕傲、不要任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February 26, 2022學習怎麼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絕對是一件最快樂的事。幫助人的方式也已很多種,行善助人也不一定是在金錢上,也可以是一個心靈的安慰、分享甚至一個熱情的擁抱。最後,希望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助人行善的心,能夠好好的尊重自己、幫助他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