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进入三月,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入160天的倒计时。
大运会是属于全世界年轻人的体育盛会。这些大学生,是运动员,也是“后浪”,他们代表了全球的未来。如何让他们体味成都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又怎样让海内外嘉宾感知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这既考验着这座城市的智慧,也考验这座城市的综合能力。
毋庸置疑,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能最真实、贴近成都人的“生活”。在双子塔环球中心打卡拍照,享受国际潮生活;在芳草街玉林西路逛吃逛吃,感受市井烟火与街道氛围的有机耦合;漫步在江滩公园,与城市绿肺共同呼吸。步道赏花,踏晨光锻炼,展悠闲社交,只不过是成都居民工作日里再寻常不过的生活状态……
要说到对大运会最直观的感受,相信没有什么比亲眼目睹拔地而起的比赛场馆更直接了。而提到新落成的大运场馆,成都高新区体育中心可以说是妥妥的C位了。
为啥这位大运场馆中的“后起之秀”,能博得如此之多的关注呢,那是因为,成都高新区体育中心不仅是一座体育馆,它更是一座“超级综合体”。
首先,它作为大运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高新区体育中心将承担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赛事、2022年世乒赛等国际大型赛事保障任务。同时,这里也将力推各类中小型赛事落地举办,比如之前节目里提到过的电竞赛事,以及冰上赛事、体操比赛等等。
既然都说了是超级综合体,那么高新区体育中心的功能就绝不仅限于举办赛事。打造文化艺术、娱乐时尚等丰富类型活动,引进国内外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演出项目,定期举办文化艺术类、娱乐类活动,文化节、时尚展、演唱会、品牌发布会、音乐会更是不在话下。同时,这里也可以为文体论坛或峰会、产业交流活动、名人堂讲座等高端项目提供专业化配套及服务,将名人效应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形成文体名人效应聚集地。
其实,自从去年高新区开始进入大运会准备阶段以来,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赛事预热,文化创意,美食,人力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多发力,只为以最完美的状态迎接大运会。
想要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提前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赛预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新区先后举办了锦城湖荧光夜跑,,高新绿道优跑等比赛,通过举办赛事的方式引导市民关注运动话题,为大运会的举办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让市民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大运文化和大运精神。
而自古体育和艺术不分家,用艺术的方式巧妙地表达大运会的主题,也是高新区在筹备大运会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在高新区中和街道的“大运加U站”,作为装置艺术,本身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同时“I love U”的英语设计体现了高新区拥抱世界的宽广胸怀,对远道而来外宾的赤诚热情。而这个“U”,更是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英文“你”,一是指大运会英文首字母缩写,实现了艺术与体育的跨界融合。
中国是世界三大美食大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也是一个以食会友的民族,川菜更是八大菜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成都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美食这张名片,更是一个有力的文化输出。大运会作为国际大型赛事,将会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与工作人员,如何既填饱他们的肚子,又让他们领略到成都的文化特色,大运会运动员村的餐食就显得相当关键了。对此,高新区出台《成都高新区推进美食之都强链补链工作方案》,发布“美食任务清单”,推进赛事营城。高新区提出把推进美食之都建设与大运会赛事营城挂钩,正是以中国人的方式向世界表达热情善意,展现中华美食文化的体现。
体育,不仅使梦想发酵,也为改变一座城市加码。大运会的落户,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注入更多年轻活力。谋赛、营城、兴业、惠民深度融合,当“大运精神”浸润到城市的“细枝末节”,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意志”。大家说到高新区,最可能脱口而出的词汇,往往都是高楼林立、金融科技、公园绿道。其实,体育的基因,一直都存在于高新的每个角落。不管是赛事场馆的建成,还是体育文化的传播,在新经济活力驱动下,高新区始终走在实现传统体育与现代新体育融合,实现新经济增长与城市生活美学融合的道路上。打造高新区体育文化IP重要载体,为实现“三城三都”目标助力。今年夏天,让我们相聚成都,相聚高新。
进入三月,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入160天的倒计时。
大运会是属于全世界年轻人的体育盛会。这些大学生,是运动员,也是“后浪”,他们代表了全球的未来。如何让他们体味成都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又怎样让海内外嘉宾感知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这既考验着这座城市的智慧,也考验这座城市的综合能力。
毋庸置疑,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能最真实、贴近成都人的“生活”。在双子塔环球中心打卡拍照,享受国际潮生活;在芳草街玉林西路逛吃逛吃,感受市井烟火与街道氛围的有机耦合;漫步在江滩公园,与城市绿肺共同呼吸。步道赏花,踏晨光锻炼,展悠闲社交,只不过是成都居民工作日里再寻常不过的生活状态……
要说到对大运会最直观的感受,相信没有什么比亲眼目睹拔地而起的比赛场馆更直接了。而提到新落成的大运场馆,成都高新区体育中心可以说是妥妥的C位了。
为啥这位大运场馆中的“后起之秀”,能博得如此之多的关注呢,那是因为,成都高新区体育中心不仅是一座体育馆,它更是一座“超级综合体”。
首先,它作为大运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高新区体育中心将承担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赛事、2022年世乒赛等国际大型赛事保障任务。同时,这里也将力推各类中小型赛事落地举办,比如之前节目里提到过的电竞赛事,以及冰上赛事、体操比赛等等。
既然都说了是超级综合体,那么高新区体育中心的功能就绝不仅限于举办赛事。打造文化艺术、娱乐时尚等丰富类型活动,引进国内外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演出项目,定期举办文化艺术类、娱乐类活动,文化节、时尚展、演唱会、品牌发布会、音乐会更是不在话下。同时,这里也可以为文体论坛或峰会、产业交流活动、名人堂讲座等高端项目提供专业化配套及服务,将名人效应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形成文体名人效应聚集地。
其实,自从去年高新区开始进入大运会准备阶段以来,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赛事预热,文化创意,美食,人力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多发力,只为以最完美的状态迎接大运会。
想要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提前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赛预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新区先后举办了锦城湖荧光夜跑,,高新绿道优跑等比赛,通过举办赛事的方式引导市民关注运动话题,为大运会的举办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让市民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大运文化和大运精神。
而自古体育和艺术不分家,用艺术的方式巧妙地表达大运会的主题,也是高新区在筹备大运会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在高新区中和街道的“大运加U站”,作为装置艺术,本身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同时“I love U”的英语设计体现了高新区拥抱世界的宽广胸怀,对远道而来外宾的赤诚热情。而这个“U”,更是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英文“你”,一是指大运会英文首字母缩写,实现了艺术与体育的跨界融合。
中国是世界三大美食大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也是一个以食会友的民族,川菜更是八大菜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成都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美食这张名片,更是一个有力的文化输出。大运会作为国际大型赛事,将会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与工作人员,如何既填饱他们的肚子,又让他们领略到成都的文化特色,大运会运动员村的餐食就显得相当关键了。对此,高新区出台《成都高新区推进美食之都强链补链工作方案》,发布“美食任务清单”,推进赛事营城。高新区提出把推进美食之都建设与大运会赛事营城挂钩,正是以中国人的方式向世界表达热情善意,展现中华美食文化的体现。
体育,不仅使梦想发酵,也为改变一座城市加码。大运会的落户,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注入更多年轻活力。谋赛、营城、兴业、惠民深度融合,当“大运精神”浸润到城市的“细枝末节”,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意志”。大家说到高新区,最可能脱口而出的词汇,往往都是高楼林立、金融科技、公园绿道。其实,体育的基因,一直都存在于高新的每个角落。不管是赛事场馆的建成,还是体育文化的传播,在新经济活力驱动下,高新区始终走在实现传统体育与现代新体育融合,实现新经济增长与城市生活美学融合的道路上。打造高新区体育文化IP重要载体,为实现“三城三都”目标助力。今年夏天,让我们相聚成都,相聚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