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七投资周报|提高经济敏感度

个税专项扣除填报开始啦,今年有了新变化


Listen Later


金句:


投资应该更像是看着油漆变干或看着草生长。如果你想要刺激,那就带上800美元去拉斯维加斯吧。

——保罗·萨缪尔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本周回顾:接下来,怎么搞经济?


这个星期,疫情依然是最火热的话题。随着大家对病毒的认识不断加深,最初慌乱与担心也慢慢缓和下来。不过,股市中的明星行业却不是医药股,社会服务(旅行娱乐相关)、以及食品饮料行业占据了涨幅榜的前两位。


这意味着什么呢?


股市投资的是预期,放开之后,医药股一起涨的趋势也告一段落,继续涨的是能对业绩产生正向影响的公司,比如拿到辉瑞口服药代理权的中国医药。


更多人将目光转向了经济复苏后能「搞钱」的领域。本周新出台的政策也在这个方向上添了一把火——


首先是国家发布了扩大内需的长期规划,强调了内需的重要性。


从数据看,有钱人还是挺多的:前三季度的居民存款比21年底增加13.28万亿,如果能让居民的储蓄释放出来,那么消费的潜在复苏空间是相当大的。


具体到行业,文件将重点放在了民企集中的下游领域,比如汽车、免税、家政、养老等,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疫情期间,上游的资源型公司赚走了多数利润(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的增速经常在10%+),而贡献了80%就业的民企,状况普遍不乐观,扩大内需战略提出后,有望让盈利向中下游转移。


再来是对房地产态度的转变。继政治局会议没有提到「房住不炒」后,副总理刘鹤前天表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城镇化有足够的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这意味着什么呢?


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两个方向——


一是处在低谷的行业可能迎来转机。一方面,是公司主动寻求转型。比如新东方转型直播成功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公司进军直播。另外,和政策的引导有关,内需战略提到「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两个消息的催化下,教育指数两个月内上涨了40%。


二是国产替代。比如雅培等外资奶粉退出市场,对内资品牌是个抢市场的机遇。


总的来看,更多消费场景将打开,让有能力的人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会更加强劲~


二、宏观动态:发改委重磅发声,接下来这么做


昨天(16日),国家发改委在发布会上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说明。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这意味着什么呢?


挑两个未来的重点说说——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放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准入门槛。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如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和融合基础设施,就是将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比如智能交通、智能能源基础设施等。


放宽门槛意味着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境外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留足投资空间,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以及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的设施外,其他的都可以参与。


政策支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等。


不断创新,政府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激励参与企业创新新型基础设施技术、商业模式。


二是促进消费提质升级。要发展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等消费升级。


不过要发展消费,就要提高居民收入,所以又提了提共同富裕——


先是制定好共同富裕的行动纲要,相应的浙江的示范区要贯彻落实好。


然后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等群体。还有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要重点治理,比如农民工欠薪。


这有什么影响呢?


临近年底,又碰上元旦、春节两大消费旺季,发改委的重点会放在民生保障上。一方面是保障好能源,供暖要跟上;另一方面是做好保价稳供,比如适时投放猪肉储备等。


投资上,可以关注数字新基建方向,刚刚发布的扩大内需方案中也提到「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视作数字经济发展根基」。比如,「东数西算」工程的相关产业链都有望受益。


三、生活财经:2023年个税专项扣除信息填报开始啦


随着最后一个月的到来,2023年度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开始填报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的年薪是税前年薪,扣完五险一金,再减去6万的个税免征额,剩下的部分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而为了减轻大家的纳税负担,国家推出了6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可以抵税的项目,这就是「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如果你符合其中的某些情况,第二年就能收到退税。


接下来说说今年的变化——


一是「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被列入填报之列,是指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支出,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方式可以选择由夫妻一方100%税前扣除,也可以选择夫妻双方各承担50%,哪个划算选哪个就行。


至此,可选填扣除项目变成了7个。


二是最近推出的「个人养老金附加扣除」,目前并没有算在「专项附加扣除」栏目内,需要单独填报。


*在「个人所得税」APP中搜索「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进入填报界面,然后扫描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上的二维码进行信息确认。如果没找到,可以看下APP版本是否是最新版哦。


这有什么影响呢?


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小伙伴记得去填写哦,工资越高,退的也越多哦~


如果已经是个「老社会人」了,个人信息没有变化的话,可以在APP中选择「一键带入」模式直接完成复制,既省时省力,又能避免重新填写可能出现的错误。


但如果信息发生了变化,比如孩子升学、租房搬家等,即使扣除项目和金额没有变,也不要偷懒选择「一键带入」,还是如实重新填写,避免以后税务部门核验时出问题。


还有个人养老金信息,可能存在无法获得数据或数据不准确的情况,需要与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确认。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央妈平价加量续作MLF:

今年最后一次MLF(中期借贷便利)续作,央妈选择了平价加量操作,投放了6500亿元,当月到期量为5000亿元,中标利率维持2.75%不变。专家认为,MLF加量续作,加上央行正在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和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将有助于支持银行岁末年初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航空有序恢复中:

最近,民航局下发了《安全有序恢复航空运输市场的工作方案》,规划了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分阶段恢复的具体时间,并特别强调了恢复过程中「安全第一」。第一阶段是即日起到明年1月6日,将恢复19年日均客运航班量的70%;第二阶段是1月7日至1月31日,恢复至19年日均客运航班量的88%。


《阿凡达2》单日票房破亿:

昨天(16日),耗时13年、斥资3亿美元的《阿凡达2》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作为院线行业期待的「救市之作」,电影单日票房破亿,达到预期。有分析师认为,困境反转叠加疫情复苏,《阿凡达2》可能成为电影业拐点。展望明年,国内电影市场拥有多部重点影片储备,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向好。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回顾了本周大事件,然后带你了解了发改委的发布会,最后和你聊了聊个税专项扣除。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最后推荐一篇精选的【晚上聊财经】,欢迎点击文字区链接收看。


穿越2000年,历朝历代的经济改革如何影响当下?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简七投资周报|提高经济敏感度By 简七读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