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整 growgen

给我整一下Godot开发


Listen Later

为部署在 阿里云香港轻量服务器(仅512MB内存) 的项目,我尝试了多种技术路线,希望寻找不依赖 Node.js 的更轻量方案:

  • Node.js + Drizzle ORM + SQLite
    使用 Docker 构建,但在 Alpine Linux 上部署失败,怀疑 SQLite 驱动兼容性问题。Debian slim 版本运行正常。

  • Golang + Fiber + GORM + SQLite
    特点是代码简洁,性能优秀,GORM 也不需要写 SQL migration 脚本。

  • Rust + Actix Web + Diesel
    Diesel 是我最熟悉的 ORM 之一,需要写 SQL migration,但工具链完善,可生成 schema 与绑定类型,类型安全度高。

  • 使用 AI(如 ChatGPT)自动生成初始服务框架和 Dockerfile。

  • AI 协助解析构建错误与 SQL migration 逻辑,极大提高开发效率。

正在开发一个对话丰富的剧情向游戏,最近经历了以下关键变化:

  • 从 Unity 切换到 Godot 引擎

  • Godot 从 4.1 升级至 4.3:因 4.1 插件支持不佳、4.4 用户较少,4.3 下载量最大,生态更稳定。

  • 使用 Dialogue Nodes (dlg) 插件,源自一位开发者的 Game Jam 项目。

  • 插件功能强大,但在 本地 release 与线上 release 表现不一致,需注意部署测试。

  • Godot 的动画系统是我接触过最高效、易用的之一。

  • 若前端能集成类似系统,将大幅降低 UI/交互动效开发难度。

  • 虽然 Godot 有内建编辑器,但我更喜欢将其连接到外部编辑器(如 VS Code)。

  • 配合 AI 编程助手(尤其是带上下文记忆的版本),写 GDScript 更加流畅。

  • 语言选型体验:曾经觉得 Golang 语法“怪异”,现在觉得其性能与开发效率在后端非常合适。

  • AI 生产力工具正在重塑开发流程:特别是构建脚本调试、ORM schema 管理、Docker部署等环节。

  • Godot 的快速迭代体验令人惊喜,值得推荐给 indie 开发者。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给我整 growgenBy 宫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