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May 17, 2016美军向IS投掷网络炸弹 是为未来攻击中俄做试验?美国国家安全局多年来一直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武装分子进行监听,而美国正在采取的新行动的目标是破坏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诸如传播信息、吸引新追随者、下达指挥官命令、向圣战分子支付薪酬等能力。美国的举动表明,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用曾打击其他目标的秘密网络武器来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对外宣称,“我们在朝他们扔网络炸弹,以前我们从没这么做过”。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之所以极其罕见地公开谈论此行动,是为了让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指挥官们感到紧张,从而暂停一些招募行动。那么,这种秘密的网络空间行动在打击IS行动中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据称,这一空间行动中心是针对中俄所建,在打击IS的网络战当中能否看出它的研究进度?顾问Q&A,来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傅小强先生的观点。...more5minPlay
May 12, 2016俄罗斯周边有一张大网 全球核武力量平衡已被打破?经过10年的计划和数十亿美元投资,美国部署在罗马尼亚南部德维塞鲁一处空军基地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在当地时间12日开始运作。乌克兰危机后,北约加大在俄周边的军事活动,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建立新的指挥中心,以“解决来自俄罗斯和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威胁,确保东方伙伴更加安全”。这加深了俄罗斯的不安全感。有评论说,部署反导系统是美国可以打出来的为数不多的能刺激到俄罗斯神经的王牌。但是俄罗斯的反制措施能不能突破美国的战略部署?而美俄军备竞赛会不会打破当前全球战略平衡?顾问Q&A,来听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储殷副教授的观点。...more12minPlay
May 11, 2016日本凭什么说钓鱼岛是它的?日前,日本内阁官房网站发布了一些资料图片,妄称钓鱼岛及独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日方公布的材料中包括:1902年冲绳县测量钓鱼岛的所谓《土地整理图》,以及1905年岛根县发布的宣告独岛名称及其所属的告示文书等200篇资料。资料称,“早在中国、韩国分别主张领土权之前,钓鱼岛、独岛便一直是日本统治下的领土”。日方公布的这些资料究竟能说明什么?在G7峰会召开前抛出这些材料暴露出日方什么企图?顾问Q&A,来听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先生的解读。...more7minPlay
May 10, 2016中国拿不到市场经济地位 怪谁?按照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的相关条款,在加入世贸组织满15周年后的今年12月,中国应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欧洲和美国对此的反对日益强烈,因为如果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那么其他主要经济体将更加难于提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欧盟官员——其中有许多最初支持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遭遇来自欧洲工会、行业和政客们日益强烈的反弹。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需要世贸组织其他成员的背书。中国能不能拿到市场经济地位,现在要看的是钢铁业的表现吗?顾问Q&A,听听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的沈铭辉博士怎么说。...more8minPlay
May 09, 2016以暴制暴 菲律宾新总统靠“铁拳”赢得民心?说到菲律宾选举政治,普通菲律宾人会使用“肮脏”、“暴力”等词汇来形容,这一点并不奇怪,几乎每一届菲大选都会出现暴力事件。但是他们推选的新总统杜特尔特能不能带领这个国家远离肮脏、远离暴力?恐怕不能。自由党正急于抓住杜特尔特的把柄,蓄意对其进行弹劾,“肮脏”一词是否也将困扰这位未来的新总统?而在长达30年的政治生涯中,杜特尔特何以能在暴力横行的菲律宾打造出世界著名的安全城市?人们或许会问:以暴制暴归根到底不还是暴力吗?然而这些社会问题并非我们的首要关切,中国公众更关心的是菲新总统的对华政策、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恰恰是这位“菲版特朗普”,主张缓解对华关系,强调经济合作,不愿惹是生非。杜特尔特,这位71岁的菲律宾新总统,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如何预期他的政策前景?顾问Q&A,来听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开盛研究员的分析。...more8minPlay
May 08, 2016菲律宾大选 美式民主的迷你版or山寨版?今天是菲律宾大选的正日子,新总统将于6月30日就任。菲律宾总统选举实行简单多数制,即无论候选人的选票是否超过50%,只要其票数最高即可当选。根据菲主要民调机构社会气象站5日发布的最新民调,达沃市长杜特地以33%的支持率位居榜首。杜特地能否当选?如果杜特地当选,中菲关系能否发生重大转折?对此,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李开盛研究员认为:一方面应当看到,杜特地的民族主义情绪主要针对西方,而非中国;另一方面也不必对其对华政策抱有过高期待。顾问Q&A,来听李开盛先生的分析。...more11minPlay
May 05, 2016王义桅:为解决纠纷 “一带一路”沿线可设司法驿站为期两天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5日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闭幕。与会的13国大法官就司法改革、司法公开等议题广泛交换意见。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国家众多,各国法律千差万别。如何共同营造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启的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可以说是一个先声,也将发挥示范效应。具体会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攻克难点?顾问Q&A,来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教授的分析。...more8minPlay
May 04, 2016日本会不会加入北约?德国为何邀日入约?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在欧洲,对6个国家进行访问,前五个国家是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德国和英国,最后一站是俄罗斯。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晨说,安倍访问上述欧洲五国,主要从经济利益出发。就在安倍访德前夕,日本媒体报道说,2015年3月访问东京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当时曾出人意料地向安倍晋三提出日本加入北约的建议。日德在全球议题上有何共识,有何分歧?为什么冒出邀请加入北约这一则旧闻?顾问Q&A,来听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晨先生的观点。...more4minPlay
May 03, 2016外交以我为主 不被小人左右 中国战略能力正在养成?日本首相与外相同时出访实属罕见。外界普遍认为,此次日本外交双管齐下主要是为了给即将在日本举行的G7峰会铺路,日方希望这一届峰会能取得日方想要的结果。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杨希雨研究员认为,日方想要的结果,一是重振G7峰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二是试图在最后的峰会宣言中塞进联合反华的内容。面对日方两面派做法,杨先生认为,中国外交应当采取两手对策,并坚持以我为主。顾问Q&A,来听杨希雨先生的分析。...more12minPlay
May 02, 2016在南海问题上 日本终于软下来了?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定昨起对泰国、缅甸、老挝、越南进行访问。在完成了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访华之后,岸田的东南亚之行既有现实需求又有实现日本战略意图的盘算,不仅要增强日本在东南亚的存在感,也对那些与中国相对友好的国家进行拉拢。由于岸田文雄的东南亚之行是在访华结束之后,因此分析认为,他在东盟国家的访问中会谈及在中国与中方磋商的结果。那么,在对中国的访问中,日方究竟表达过什么样的诚意?而这种诚意能否贯穿于东南亚之行过程中?来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先生的分析。...more6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