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台中市國小教師 黃小奈
積極參與社會議題的黃老師,目前在國小任教。在低年級使用繪本教學,例如性別刻板印象、性教育,也包含同志教育。她會以飲食比喻,全班都喜歡吃漢堡,只有老師喜歡吃三明治,會很奇怪嗎? 小朋友通常回答不會。如果每個人都喜歡異性,只有老師喜歡同性,會很奇怪嗎?小朋友都說不會。很多人可能覺得低年級小朋友聽得懂嗎? 黃老師說,其實他們聽~得~懂。(顯然在學校教育之前,學生可能從各種管道知道同志是甚麼)
很多議題會連結到性平教育。黃老師說,談少數跟多數,她無法接受有些家長團體說同志是少數,應該服從多數的規則。傳統的體制教育就是把每位小朋友都變成一個樣子標準化,但真正的教育應該要看見差異,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表現,喜好,在教育現場應該看到,應該引導學生,而不是控制。
面對家長,黃老師會以班級經營跟家長說明,她的教學方式是引導方式,不是強迫灌輸,會跟小朋友談一些社會議題,性平教育是其一中之一
她在臉書po文,『現行的學校基礎教育提到同志的部分本就非常少,身為小學老師的我都覺得遠遠不夠了。性教育、同志教育、情感教育,在學校不談不討論,孩子有的是管道取得各種無論正確或離譜的資訊。體制內的教育大多趨近保守,不要犯錯就好。關於性別平等,也不是老師不願意教,而是近幾年動輒得咎,反同家長屢屢試圖干涉學校教育專業。』
她說也有小朋友向她出櫃,因為她經常在FB會po一些支持同志的文章,學生可能看到她是友善的,就私訊說老師謝謝你。黃老師一看訊息,就知道學生要說甚麼了。她覺得同志學生會尋找友善老師,需要支持力量,
節目訪談也提到黃老師參與今年八月台中市性別平等教育自治條例聽證會,她對於這個自治條例的看法與對學校性平教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