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龙属(学名:Iguanodon,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是大型草食性动物,身长约10米,站起来高3到4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动物,或是协助进食。
禽龙的化石多数发现于欧洲的比利时、英国、德国。它们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巴列姆阶到早阿普第阶,约1亿2600万年前到1亿2500万年前。禽龙的演化位置大约位于行动敏捷的棱齿龙类首次出现,演化至鸟脚下目中最繁盛的鸭嘴龙类,这段演化过程的中间位置。禽龙与年代更晚的鸭嘴龙类,共同属于禽龙类演化支。
禽龙的化石在1822年首次发现,并在1825年由英国地理学家吉迪恩·曼特尔进行描述与命名。在过去的研究历史中,有许多化石被归类于禽龙,年代横跨侏罗纪启莫里阶到白垩纪森诺曼阶,范围广达欧洲、北美洲、亚洲内蒙古、以及北非。但根据近年研,这些化石多被归类于其他属,或是建立为新属。目前的唯一有效种是贝尼萨尔禽龙(I. bernissartensis)。
禽龙是继斑龙之后,世界上第二种正式命名的恐龙。斑龙、禽龙、以及林龙是最初用来定义恐龙总目的三个属。古生物学界对于禽龙的了解,因为新发现的化石而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禽龙的大量标本,包括从两个著名尸骨层发现的接近完整骨骸,使得研究人员可提出许多禽龙生活方面的假设,包括进食、移动方式、以及社会行为。禽龙的重建图也随着标本的新发现而改变。
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又名披羽蛇翼龙、羽蛇神翼龙,是种翼手龙类,生存于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年前到6550万年前,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之一。它属于神龙翼龙科,该科是先进而缺乏牙齿的翼龙类。属名的来源是阿兹提克文明里的披羽蛇神奎玆特克(Quetzalcoatl)。
第一个风神翼龙化石是在1971年,由道格拉斯·劳森(Douglas A. Lawson)发现于德州大弯曲国家公园的Javelina地层发现。这个标本包括部分的翼(由前臂与延长的第四手指构成),从翼推测翼展超过10米。劳森将这标本建立为新属:诺氏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 northropi)。在1996年,Kellner与Langston在德州公布了了第二个未命名种。这个暂时性被称为Quetzalcoatlus sp.的标本,比诺氏风神翼龙还完整,包括部分头颅骨。虽然较北方风神翼龙的小,而翼展已证实长达5.5米。
在2002年,海尔河组发现的一节神龙翼龙科的颈椎,可能属于风神翼龙。这个标本原本被研究人员与暴龙类的化石混在一起。这个标本并没有被暴龙类捕食的迹象。科学家估计这只神龙翼龙科的翼展为5到5.5米。
在1995年,恐龙公园组发现一个神龙翼龙科的部份幼年骨骼,可能属于风神翼龙或其近亲。根据翼上的断裂牙齿,这个骨骼曾被蜥鸟盗龙(一种小型驰龙类)所咬食。根据牙齿的断裂状况,风神翼龙与其近亲的骨头应该非常坚硬,而非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