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迦尔洵(1855-1888)的短篇小说。进入19世纪80年代,青年一代的心理支柱民粹主义1--与农民结合建设新社会的理想业崩溃,反动政治进一步加强了压迫。知识分子、青年们被剥夺了行动的可能性,堵塞了他们走向新理想的道路,在深刻的绝望中苦闷彷徨,迦尔洵敏锐地感受到这深重的时代气息,发表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红花》是其代表作。
一个患者站在疯人病院的传达室门口,大声喊叫:“不胜惶恐。以彼得大帝的名义宣告:检查本疯人院。”从他的外表来看,实在惨得不像样子.在来病院的路上,他病情发作,撕碎了自己的衣服,身上紧紧地绷着窄小的衣服,两手交叉地绑在一起。他围绕着病院的办公室开始检查。小说迥乎寻常的开头,随着入院患者在院内所发生的事件写下去,给读者带来了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某日,他跳过走廊的玻璃窗户,眼中充满憎恶的光芒,凝视着花坛中三枝红罂票花。在他眼中的红花,凝聚着世上的一切罪恶。他幻想摘下这罪恶化身之花,彻底加以毁掉。他的身心日益衰弱下去。
医生的治疗毫无效果,终于把他绑在床上,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这时他仍旧想摘下最后的一朵花,拼着死命挣脱了束缚,跑到院中摘下花后又回到屋里。他昏倒在地上,早晨,发现了他的尸体。这时,他手中还握着最后的红花。
作者迦尔洵也是因为遗传性精神病反复发作而自杀的。他的作品
被称为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为其后的契诃夫时代--一个新的小说世界奠定了基础。迦尔洵仅仅度过了33岁的短暂人生。他的其他主婴作品有《回天》(1877)、《夜》(188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