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图/主办方提供
8月13日,“友爱路20号”品牌活动推出直播活动“粤韵新声乐满FUN——青少年粤剧主题展演”,“小红豆”们在位于广州华侨新村的红线女旧居里进行了形态丰富的少儿粤剧表演。
此次直播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红线女艺术中心、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大湾区卫视、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跨粤文化支持。直播活动透过 “大湾区卫视”视频号和抖音号、《老倌有戏》触电号、粤听APP等8大平台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人次,备受人们关注。
演绎形态丰富的少儿粤剧
直播现场,来自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小演员们带来了他们的拿手节目,节目内容形态各异,彰显出少儿粤剧剧目的蓬勃发展之态。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带领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的孩子们表演了《花木兰之马到功成》《岭南英才传绣·跷》《红烛泪》。其中《岭南英才传绣·跷》作为特色技巧节目,除了突出广绣特色,更有对于花跷的技巧展示,模仿三寸金莲的步子和形态,突出“东方芭蕾”之韵。
吴非凡演唱了红派曲目《红烛泪》。她从向前辈学习继承到自己开展少儿非遗教育,深感创新与融合塑造了焕发生机的粤剧文化。她说,这需要青少年的大力参与,而她作为粤剧人责无旁贷。
作为粤剧家庭代表,来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荔湾的林家三兄妹带来粤剧片段情景串烧《家有好戏喜传承》。他们从小与粤剧结下不解之缘,其中大哥林浩昆少年时多次受到红线女的亲自指导,两次荣获中国戏剧小梅花金奖。
荔湾区青少年宫带来了《小红豆大志气》、红派经典剧目《山乡风云》之“刘琴对月抒怀”、《杨门女将·佘太君巡营》。其中,《小红豆大志气》由来自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他们用蓬勃的朝气展现了小曲《双飞燕》+基本功“枪”组合。其余节目的孩子均是自小进入少年宫学习粤剧至今,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和传神的演绎,用戏曲魅力感染了近百万人次的观众。
呼吁重视青少年粤剧素养
百年传统的粤剧文化之所以始终焕发时代魅力,正是一辈又一辈的粤剧者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与推广。新时代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传统文化的队伍,让文化更具生命活力,也有了新的诠释,
少儿粤剧素质教育体系健全,向来是粤剧行业的重要命题。本次直播活动上,少儿粤剧教育领域的专家导师纷纷表示,传统文化要得到传承,必须从青少年艺术素养开始培养,与时俱进地融入他们日常当中。红线女生前也强调,学戏更要学做人,从这些人物剧情、唱腔设计、身段练习还有粤剧前辈的言传身教中,新时代青少年学到的不仅是舞台技艺,更是粤剧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精神。
活动尾声,现场嘉宾与小演员们合唱了红线女代表作《荔枝颂》,以粤韵新声讲述中国故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 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图/主办方提供
8月13日,“友爱路20号”品牌活动推出直播活动“粤韵新声乐满FUN——青少年粤剧主题展演”,“小红豆”们在位于广州华侨新村的红线女旧居里进行了形态丰富的少儿粤剧表演。
此次直播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红线女艺术中心、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大湾区卫视、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跨粤文化支持。直播活动透过 “大湾区卫视”视频号和抖音号、《老倌有戏》触电号、粤听APP等8大平台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人次,备受人们关注。
演绎形态丰富的少儿粤剧
直播现场,来自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小演员们带来了他们的拿手节目,节目内容形态各异,彰显出少儿粤剧剧目的蓬勃发展之态。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带领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的孩子们表演了《花木兰之马到功成》《岭南英才传绣·跷》《红烛泪》。其中《岭南英才传绣·跷》作为特色技巧节目,除了突出广绣特色,更有对于花跷的技巧展示,模仿三寸金莲的步子和形态,突出“东方芭蕾”之韵。
吴非凡演唱了红派曲目《红烛泪》。她从向前辈学习继承到自己开展少儿非遗教育,深感创新与融合塑造了焕发生机的粤剧文化。她说,这需要青少年的大力参与,而她作为粤剧人责无旁贷。
作为粤剧家庭代表,来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荔湾的林家三兄妹带来粤剧片段情景串烧《家有好戏喜传承》。他们从小与粤剧结下不解之缘,其中大哥林浩昆少年时多次受到红线女的亲自指导,两次荣获中国戏剧小梅花金奖。
荔湾区青少年宫带来了《小红豆大志气》、红派经典剧目《山乡风云》之“刘琴对月抒怀”、《杨门女将·佘太君巡营》。其中,《小红豆大志气》由来自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他们用蓬勃的朝气展现了小曲《双飞燕》+基本功“枪”组合。其余节目的孩子均是自小进入少年宫学习粤剧至今,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和传神的演绎,用戏曲魅力感染了近百万人次的观众。
呼吁重视青少年粤剧素养
百年传统的粤剧文化之所以始终焕发时代魅力,正是一辈又一辈的粤剧者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与推广。新时代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传统文化的队伍,让文化更具生命活力,也有了新的诠释,
少儿粤剧素质教育体系健全,向来是粤剧行业的重要命题。本次直播活动上,少儿粤剧教育领域的专家导师纷纷表示,传统文化要得到传承,必须从青少年艺术素养开始培养,与时俱进地融入他们日常当中。红线女生前也强调,学戏更要学做人,从这些人物剧情、唱腔设计、身段练习还有粤剧前辈的言传身教中,新时代青少年学到的不仅是舞台技艺,更是粤剧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精神。
活动尾声,现场嘉宾与小演员们合唱了红线女代表作《荔枝颂》,以粤韵新声讲述中国故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