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粱朝和东魏和谈的过程中,侯景一再表示反对,可是梁武帝既不加以考虑,也不加以防范。侯景乃强迫招募南豫州属下的居民充作兵士,于太清二年八月初十日在寿阳举兵叛变,袭取谯州(治山桑,今安徽含山西南),陷历阳(今安徽和县),引兵直临长江。
梁式帝在长子萧统出生以前,以弟萧宏之子萧正德为子:后来生了萧统,又把正德还给萧宏。正德认为自己应该算作梁武帝的长子,他日可以继承皇帝的位置,对梁武帝措置这桩事非常不满。他阴养死士,想夺取皇位。侯景就利用萧正德与梁武帝叔侄之间的矛盾,派人去和萧正德取得联络,表示愿意拥护他做皇帝,共同举兵来推翻梁武帝的统治。愚套的萧正德听到侯景愿意拥戴他,认为他做皇帝的机会到了,就不惜出卖他的伯父, 出卖他的国家,同意做侯景的内应。
侯景叛变的消息到达建康以后,梁武帝还认为“长江天堑” 侯景是渡不过来的。就下令派他第六子萧纶统率四道都督北讨侯景;又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交给他担任保卫建康的任务。正德知道侯景到了长江北岸的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有横江浦,面对江南之采石),就派大船数十艘把他接列I江南买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来。侯景就这样轻易地波过长江,侯景渡江的时候,只有“马数百匹,兵八千人”(南史·仅景传>),时间是在公元548年的十月二十二日。
N景以十月二十二日渡江,二十三日至板桥(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街道).二十四日至秦淮河南岸。梁军在秦淮北岸,限朱雀桁(大桥)而军。萧正德党与沈子睦闭桁渡景军。景既渡奏淮,萧正德率众与景合,直抵台城城下。乃作长围围台城以隔绝内外,又西陷石头城、东取东府城,百道俱攻,昼夜不息。又引玄武湖水灌台城,阙前御街尽为洪波所淹没。
自太清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被围,到太清三年三月十二日城破,台城前后被围有一百三十多天之久。梁武帝时已老耄,到了八十六岁的高龄,城中防务由太子萧纲主持,防军在名将羊侃的指挥下尽力抵抗。城初被围时,城内有男女十余万人,甲士二万余人,米四十万斛。被围既久,死者十之七八,登城而能作战的士兵,不满四千人了,这四千人也都是瘦得不像人样,只是喘气。 城内“横尸满路”,“烂汁满沟”(《南史·侯景传》。城破时,生存的只有二三千人。城外的居民,在侯景的蹂躏下,更是悲惨。当攻城时,他们被强迫起土山,“乱加殴捶,疲羸者因杀之以填山” (梁书·侯景传》)。侯景“士卒掠夺民米,及金帛子女。是后米一升至七八万钱......饿死者十五六”(《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数月之间,“道路断绝”,“存者百无一二(《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太平寰宇记》卷90引《金陵记》称:“梁都之时, 城中二十八万余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经过此次战乱,已是荒圮不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诗句)的建康,在这次战乱中毁灭了。
当台城被围的时候,城外援军在邵陵王萧纶、东扬州刺史萧大连(皇太子萧纲之子)、南兖州刺史萧会理(梁武帝第四子萧绩之子)、司州刺史柳仲礼、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衡州刺史韦粲、高州刺史李迁仕等率领下,集结于建康城周围的有二三十万人之多,共推柳仲礼为大都督,指挥全局。其中除韦粲一人战死外, 其余将帅大都是顿兵不战,竞相抢掠。城破后,侯景强迫梁武帝命令援军全听侯景指挥。援军或归或降,陆续散去。
景未人建康时,曾立萧正德为帝(太清二年十一月初一日); 既入建康,废正德,后又缢杀正德,萧正德共做了一百多天的傀儡皇帝,傀儡的下场,就是如此。侯景自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南朝的军政大权全掌握在他一人手中。梁武帝也被侯景软禁起来,在台城陷落后二月,老病饿死,年八十六。其长子萧统先死,三子萧纲时为太子,侯景立纲为帝(是为简文帝),简文帝当了将近两年的傀儡皇帝,景又自为相国,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公元551年的八月,景又废简文帝,立萧统长子萧欢之子萧栋为帝。这一年的十月中,景命人用土囊压杀简文帝萧纲,并杀其十余子;十一月中,又强迫萧栋禅位于己,国号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