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本書繪者、藝術工作者 潘家欣
『從前,一對姊妹跟媽媽住在山腳下一間小房子裡。姊姊乖巧文靜,妹妹活潑可愛,她們快樂地生活著。但不知何時,村裡開始出現了可怕的傳言。據說有人在半夜聽到老虎叫聲,有人去溪邊打水,看到泥地上有老虎腳印……..』
虎姑婆是許多台灣小朋友孰悉的民間故事。而這一集要跟大家分享的繪本《虎姑婆》,作者是幸佳慧老師,繪者是潘家欣老師,也是一位藝術工作者。潘老師將從繪本發想與緣起,與幸佳慧老師當年一起討論文字與草圖、配色,這些創作過程。『佳慧在故事裡,增加了妹妹的動物同伴。佳慧讓妹妹在河裡抓青蛙、讓她在榕樹上和猴子玩,所以妹妹不但不被騙、還有朋友可以在患難時互相扶持。當這些小動物和小女孩一起同心協力,就可以扳倒巨大的惡勢力老虎。』潘家欣老師以繪本的插畫,來全新詮釋虎姑婆在2020年的今天,如何翻轉成為一本具有女權意識的兒童繪本。
許多關於兒童的傳說,多半是在嚇小孩(例如不想睡的小孩會被虎姑婆吃掉),甚至是嚇小女孩。『那隻老虎會變身,而且喜愛吃小女孩,因為小女孩特別鮮嫩又好騙…』,提出的疑問是,為何專吃小女孩,而不是小男孩? 小女孩好騙,是否也意指小女孩/女性比較沒有智慧?繪本如何描繪了姊妹兩人態度與思考的差異。在性別規範下,甚麼是好女孩? 故事當中有許多小動物,而且妹妹最後與這些小動物合作,合力戰勝虎姑婆,小動物的用意是甚麼?
插畫如何轉化文字的故事性,『不是每個小孩女都很好騙的』。如何試圖去翻轉原有的故事含意? 潘家欣老師以繪本的插畫,來全新詮釋虎姑婆在2020年的今天,如何翻轉成為一本具有女權意識的兒童繪本。
電台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