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文|孙开元
台湾作家张晓风写过一篇散文,说她的指甲刀从不给别人用,包括她的老公和孩子。这样,她想用指甲刀的时候随手就能拿来,不至于东找西找。那是一把只属于她的指甲刀。
男人也愿意拥有一件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我来说,现在只属于我的,恐怕就是我的口琴了。
我从小就喜欢口琴,这也是我唯一会用的乐器。上小学时,父亲给我买来一支口琴,锃亮的琴身,绿色的琴格,很漂亮。当时我都没听说过村子里谁有过口琴,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口琴,自然爱不释手。
父亲会吹几支曲子,他教了我一些吹口琴的基本方法,口琴盒子还有一小本说明书,我就兴致勃勃地照着说明书学了起来,逐渐也能吹出简单的歌曲曲调。我学会吹奏的第一支曲子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虽然刚开始只能断断续续地吹下来,但已经非常兴奋了。
有一次,表兄来我家,他也会吹口琴,于是主动要教我一些小技巧。讲了几句,他拿起我的口琴就作示范吹奏起来。我怀疑他与其说是在教我,不如说是想蹭琴吹。
后来,村里的一个二哥来我家串门,也看到了这支口琴。他从来没吹过口琴,好奇心大起,非要和我学吹口琴不可。有人来学琴,我自然很有成就感,但是他没口琴,只好也用我这支了。
于是乎,我吹几句后就把口琴递给他,他再吹几下。我看他吹得不对,又把口琴要过来,再吹一次给他看。二哥平时香烟不离嘴,他吹完口琴,口琴上也带着烟味儿,但我那时也不在乎,两个人吹得其乐融融。
后来,我们搬到了外地住,我去上学,后来生病又去治病,便好多年没吹过口琴了。
前些天,我在网上看到有个人用口琴吹奏《威廉·退尔》序曲,他的琴不大,但吹奏得激情澎湃。我感到惊讶,一支小小的口琴竟能吹得这么帅。
欣赏之余,我决定再买一支口琴。左挑右选之下,一狠心花三百多块钱买了一支口琴。对我这个初学水平的人来说,这支口琴有些奢侈,比这便宜的琴很多,但是因为贵,我会更珍惜它。和我最初拥有的那支一样,这支口琴也是明亮的琴身、绿色的琴格。我吹奏了一下,比以前那支更悦耳。这次我想好了,以后不再跟别人共用一支口琴。
一架钢琴谁都可以弹,一把二胡谁都可以拿过来拉,口琴需要用嘴接触,应该专琴专用。从这一点上来说,口琴最干净。
也有人说,口琴容易脏,因为每次都要用嘴含住口琴吹奏,口水会进入口琴里面,时间长了口琴里容易积聚灰尘,藏污纳垢。此话不假。但是反过来讲,正因为它容易脏,我会倍加爱护。每次吹奏完,我都会将口琴在一块干净的擦琴布上拍一拍,再轻轻擦拭干净琴身,然后放回琴盒里。
新口琴买回来之后,我想,这次练些什么曲子好呢?《威廉·退尔》序曲虽好,对我来说难度太大,还是练些简单的吧。我练起了自己喜欢的小曲《小苹果》《北国之春》,又回顾了至今仍然喜欢的曲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吹得不亦乐乎,仿佛回到了童年。
现在,我每天都把这支口琴放在手边。吹完口琴拿着琴布小心翼翼地擦拭时,忽然想起了一句体现修行人心境的禅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一首诗《赠无为军李道士》,讲了个故事:欧阳修认识一位善于弹奏古琴的李道士,这位道士当时年已七十,但是鹤发童颜,“面目明秀光如霞”。
欧阳修问他有什么养生妙法,李道士先是给他讲了几句养生忠告,然后说:“又云理身如理琴,正声不可干以邪。”意思是说,他的琴只弹奏高雅的音乐,所以琴声好,人的养生亦应如此。道无处不在,在欧阳修的诗中,一把古琴简直成了这位道士的修身法器。
琴如心也,不但需要勤加拂拭,而且要多一些“正声”。如此,方可以说:这是一支只属于我的琴。
文|孙开元
台湾作家张晓风写过一篇散文,说她的指甲刀从不给别人用,包括她的老公和孩子。这样,她想用指甲刀的时候随手就能拿来,不至于东找西找。那是一把只属于她的指甲刀。
男人也愿意拥有一件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我来说,现在只属于我的,恐怕就是我的口琴了。
我从小就喜欢口琴,这也是我唯一会用的乐器。上小学时,父亲给我买来一支口琴,锃亮的琴身,绿色的琴格,很漂亮。当时我都没听说过村子里谁有过口琴,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口琴,自然爱不释手。
父亲会吹几支曲子,他教了我一些吹口琴的基本方法,口琴盒子还有一小本说明书,我就兴致勃勃地照着说明书学了起来,逐渐也能吹出简单的歌曲曲调。我学会吹奏的第一支曲子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虽然刚开始只能断断续续地吹下来,但已经非常兴奋了。
有一次,表兄来我家,他也会吹口琴,于是主动要教我一些小技巧。讲了几句,他拿起我的口琴就作示范吹奏起来。我怀疑他与其说是在教我,不如说是想蹭琴吹。
后来,村里的一个二哥来我家串门,也看到了这支口琴。他从来没吹过口琴,好奇心大起,非要和我学吹口琴不可。有人来学琴,我自然很有成就感,但是他没口琴,只好也用我这支了。
于是乎,我吹几句后就把口琴递给他,他再吹几下。我看他吹得不对,又把口琴要过来,再吹一次给他看。二哥平时香烟不离嘴,他吹完口琴,口琴上也带着烟味儿,但我那时也不在乎,两个人吹得其乐融融。
后来,我们搬到了外地住,我去上学,后来生病又去治病,便好多年没吹过口琴了。
前些天,我在网上看到有个人用口琴吹奏《威廉·退尔》序曲,他的琴不大,但吹奏得激情澎湃。我感到惊讶,一支小小的口琴竟能吹得这么帅。
欣赏之余,我决定再买一支口琴。左挑右选之下,一狠心花三百多块钱买了一支口琴。对我这个初学水平的人来说,这支口琴有些奢侈,比这便宜的琴很多,但是因为贵,我会更珍惜它。和我最初拥有的那支一样,这支口琴也是明亮的琴身、绿色的琴格。我吹奏了一下,比以前那支更悦耳。这次我想好了,以后不再跟别人共用一支口琴。
一架钢琴谁都可以弹,一把二胡谁都可以拿过来拉,口琴需要用嘴接触,应该专琴专用。从这一点上来说,口琴最干净。
也有人说,口琴容易脏,因为每次都要用嘴含住口琴吹奏,口水会进入口琴里面,时间长了口琴里容易积聚灰尘,藏污纳垢。此话不假。但是反过来讲,正因为它容易脏,我会倍加爱护。每次吹奏完,我都会将口琴在一块干净的擦琴布上拍一拍,再轻轻擦拭干净琴身,然后放回琴盒里。
新口琴买回来之后,我想,这次练些什么曲子好呢?《威廉·退尔》序曲虽好,对我来说难度太大,还是练些简单的吧。我练起了自己喜欢的小曲《小苹果》《北国之春》,又回顾了至今仍然喜欢的曲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吹得不亦乐乎,仿佛回到了童年。
现在,我每天都把这支口琴放在手边。吹完口琴拿着琴布小心翼翼地擦拭时,忽然想起了一句体现修行人心境的禅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一首诗《赠无为军李道士》,讲了个故事:欧阳修认识一位善于弹奏古琴的李道士,这位道士当时年已七十,但是鹤发童颜,“面目明秀光如霞”。
欧阳修问他有什么养生妙法,李道士先是给他讲了几句养生忠告,然后说:“又云理身如理琴,正声不可干以邪。”意思是说,他的琴只弹奏高雅的音乐,所以琴声好,人的养生亦应如此。道无处不在,在欧阳修的诗中,一把古琴简直成了这位道士的修身法器。
琴如心也,不但需要勤加拂拭,而且要多一些“正声”。如此,方可以说:这是一支只属于我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