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花地·纪实|唐咏梅:神奇热水洲


Listen Later

文/唐咏梅

早听闻大汾热水洲的美名:深藏于罗霄山脉西南边群峰峡谷中,右溪河流经石门岭下有一处宽阔河滩,乱石铺展,随地一挖,就能挖出一口热气腾腾的汤泉。

热水洲这一独特浅层地表温泉的形成,受地表水、断裂、岩浆岩及岩石裂隙等地理、地质因素的影响。而河滩外,还有一道清碧溪流,沿笔挺山崖奔向井冈山仙口电站,在岩崖脚下激起雪白水浪。

有人在河滩边挖出汤泉小池,四围用块石垒起坎沿,一只脚放进去,水热得能把脚烫得通红,但另一只脚伸出去,探入青绿的溪流中,就算是三伏天也能冰得人牙齿直打战。许多不远千里到此地探险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正是冲着这“一山有四季、冰火两重天”非同一般的新鲜猛辣劲儿来的。

那年正月初六,我第一次去热水洲游玩。从大姐家出发,载着满满一车人,我们开车前往这个峡谷中凉热并存的好地方。

车沿盘山公路缓缓爬行,直上罗霄山脉南麓时,车窗外的河岸边不时闪现一株株迎风怒放的红梅,在早春一片衰草苍黄的底色中明亮扎眼。我伸手想去触摸那一团团烈焰,觉得它们要在寂静的河谷里烧起来了。

我踢着车门要求下车看花,终于如愿后,才发现那不是红梅,而是野生的寒绯樱。重重花枝上裹着繁花,还有无数嫣红小朵一粒粒地含羞待放,青灰枝干上没有一片新叶。

放眼望去,远处山林里杂树丛生,忽高忽低间也夹杂着一棵棵花树:深山含笑缀满洁白硕大花朵,分布于河对岸巨屏风似的陡峭山崖间。林间有清风吹过,带来满谷幽香,迅速将我全身都浸透。

上车继续前行,至半山腰在水泥路与新开砂石路交会处择一宽阔地停好车,我们开始步行。下一道长坡,就见有新绿石斛兰一丛丛铺满林下空地。又转过几道弯,便来到热水洲温泉区的狭长山谷。热浪从数米高的粗壮铁管里喷涌而出,在地面冲出一个大水池,女儿与表姐弟三人立刻聚在池边玩水。

不远处就是温泉翻涌的河滩,从各地赶来的游人东一群西一堆,发出热闹声响。我们择一处靠近青绿激流的河滩,搬开石头往下挖,掏出浅浅小池,沙底立刻涌出热泉,堆起平整石块围一圈当座椅,便可以坐下,将赤脚泡进水里。

不一会儿,脚烫得通红,脸上潮热,通体微汗,熨帖舒坦。但不一会,近70℃高温的热水就让人吃不消了,便搁起双脚,抬眼望,右边是滔滔碧水清澈透明,溪流对岸是密林山崖高耸;左边是平坦宽阔的河滩,密匝匝都是人。

女儿拿小脚丫踩上我脚背,我也拿双脚在她的脚背上轻轻磨蹭,嘻嘻哈哈地笑着。母亲与姐姐等三人围坐在另一个小池边,也直呼痛快。

这时,我看着湍急向前的清澈溪水,忍不住将右脚探入水中,哇,冰冷山泉的寒气直钻心底,像有条小蛇咝咝地吐着信子,将我噬咬着……我坚持着,60秒、120秒……左脚浸泡在热泉中享受热与暖,右脚如入冰窟冻得瑟瑟发抖,我突然便领悟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撞击出来的美妙。

一旁,有对年轻情侣并肩坐在一个小池边,光脚一会儿泡在热泉中,一会儿又猛地浸入蚀骨冷泉中,两人又爱又痛地搂在一起,笑声、呼喊声响彻云霄。

很快时间近午,温泉蒸腾中,暖阳烘烤下,游人们纷纷脱去厚重的冬袄,撸高了袖子,挽高了裤脚,尽情享受着。

我第二次去热水洲,已是五年后的一个春天。与井冈山的老友相约前往,这次是从仙口乘船逆流而上。一路鸟鸣风暖,碧玉般的清流映照着一树树火红杜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我们仿若走进了杜甫诗境。

来到河滩,依旧是人群密集,笑声、尖叫声、惊呼声不绝于耳。北边山岭下,正在建设温泉度假村、避暑山庄,工地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

坐在小池边沿上,不知不觉斜阳已挂在林梢,忽然有一种熟悉感涌来。想起第一次来时,也是玩到黄昏才离开,黄泥路边,他半蹲着身子举起相机,不停变换位置找准角度,要利用下午五点半的魔鬼高光时刻,为我拍一张好看的相片。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羊晚·花地·文化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