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一」引言
这期播客,想和你们一起回到刚刚过去的五天,我们在德国经历的一段“诗与音乐”的旅程。老实说,这是我在德国最意外也最感动的一次旅行,,沿着音乐的足迹,踏上了德累斯顿、梅森和莱比锡三座小城。没想到,它们的灵魂竟远比想象中丰富动人。也因此我们最喜欢的德国小城诞生了,德累斯顿,这个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她的迷人让我们在后面在柏林期间再次重回到这里,听到了萨克森国家管弦乐团的演出。
我们从德累斯顿出发,这座城市的两面性让我印象深刻:作为萨克森王国的明珠,它既是一座华丽的古典巴洛克之城,又是一座经历了战火洗礼后靠人民之力重建的现代之城。在傍晚的圣母大教堂里听市民合唱圣诗,推门而出却立刻被爵士乐团包围,这种中世纪的庄严与现代夏日的狂欢并存,是德累斯顿最迷人的样子。
而心心念念的欧洲瓷都梅森,这里不仅仅是奥古斯都二世的秘密炼金术基地,更是一段关于审美、技艺与文化传承的故事。三百年的时光里,梅森从最开始一笔一画模仿中国陶瓷,到拥有自己的“蓝洋葱”和“一千零一夜”,再到如今与全球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我们第一次真切地理解到,一个手工艺品牌如果能坚持原创与革新,就能真正活在今天的时代里。
一路马不停蹄到了莱比锡,刚跳下火车站台,推开候车大厅的大门的一瞬间,就置身于巴赫音乐的海洋!这座拥有巨大玻璃穹顶的德国最美火车站,竟可以变成上千人合唱的现场,孩子们、游客、市民都加入进来,席地而坐,引吭高歌,即便完全不懂德语,也丝毫不影响我们陶醉在这场夏日音乐盛宴中。在那一刻你真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在于它多复杂,而在于它可以超越语言,超越国界,超越时间。
而在音乐之外,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古典音乐之于我们这个“快节奏、低专注”的现代生活,真的已经过时了吗?无论是在莱比锡听巴赫康塔塔,还是在德累斯顿教堂里的唱诗班合唱,这些都需要极度的专注力——你必须坐下来、放下手机,心无旁骛得进入那个空间。静下心来的那一刻你才会听到,巴赫在G弦上的叹息,李斯特钟的回响,门德尔松春的破土萌芽。而这是被社交媒体分割成碎片的我们,最难能可贵的独享时刻——那个时刻,你就是你,你不是在赶时间、不是在内卷,而是把耳朵交给音乐,和一段旋律、一段历史同频共振。
所以只有当我们真正踏上德国这片孕育了无数古典音乐和大师们的土地上时,才能重新理解“时间的厚度”与“音乐的温度”的过程。希望你听完,也会像我们一样,对小城、对艺术、对旅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时刻,重新燃起想要靠近的冲动。
「二」时间线
03:05 走进重建后的德累斯顿:巴洛克与现代共存
06:18 从萨克森王国到“欧洲硅谷”的城市演变
09:31 黑白拼接的城市记忆:战争重建的艺术
11:00 瓷砖长卷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惊喜
14:19 误闯教堂唱诗班:一次纯粹的聆听体验
16:28 德累斯顿夜晚的魔力:爵士、烟花与热气球
23:03 大师画廊中的维米尔与世界艺术缩影
29:07 为何决定重返德累斯顿听一场音乐会?
31:15 第二站梅森:欧洲陶瓷文明的起点
35:24 陶瓷中的巴洛克精神与当代艺术跨界
43:44 小镇古堡偶遇交响排练:生活即舞台
50:35 旅途中的留白:意外才是最大惊喜
52:33 莱比锡火车站万人合唱的震撼时刻
01:12:00 钢琴十年后才懂巴赫:对古典的重新认识与敬畏
01:18:00 旅途尾声的感悟:德国为何让人着迷
「三」图片一览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一」引言
这期播客,想和你们一起回到刚刚过去的五天,我们在德国经历的一段“诗与音乐”的旅程。老实说,这是我在德国最意外也最感动的一次旅行,,沿着音乐的足迹,踏上了德累斯顿、梅森和莱比锡三座小城。没想到,它们的灵魂竟远比想象中丰富动人。也因此我们最喜欢的德国小城诞生了,德累斯顿,这个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她的迷人让我们在后面在柏林期间再次重回到这里,听到了萨克森国家管弦乐团的演出。
我们从德累斯顿出发,这座城市的两面性让我印象深刻:作为萨克森王国的明珠,它既是一座华丽的古典巴洛克之城,又是一座经历了战火洗礼后靠人民之力重建的现代之城。在傍晚的圣母大教堂里听市民合唱圣诗,推门而出却立刻被爵士乐团包围,这种中世纪的庄严与现代夏日的狂欢并存,是德累斯顿最迷人的样子。
而心心念念的欧洲瓷都梅森,这里不仅仅是奥古斯都二世的秘密炼金术基地,更是一段关于审美、技艺与文化传承的故事。三百年的时光里,梅森从最开始一笔一画模仿中国陶瓷,到拥有自己的“蓝洋葱”和“一千零一夜”,再到如今与全球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我们第一次真切地理解到,一个手工艺品牌如果能坚持原创与革新,就能真正活在今天的时代里。
一路马不停蹄到了莱比锡,刚跳下火车站台,推开候车大厅的大门的一瞬间,就置身于巴赫音乐的海洋!这座拥有巨大玻璃穹顶的德国最美火车站,竟可以变成上千人合唱的现场,孩子们、游客、市民都加入进来,席地而坐,引吭高歌,即便完全不懂德语,也丝毫不影响我们陶醉在这场夏日音乐盛宴中。在那一刻你真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在于它多复杂,而在于它可以超越语言,超越国界,超越时间。
而在音乐之外,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古典音乐之于我们这个“快节奏、低专注”的现代生活,真的已经过时了吗?无论是在莱比锡听巴赫康塔塔,还是在德累斯顿教堂里的唱诗班合唱,这些都需要极度的专注力——你必须坐下来、放下手机,心无旁骛得进入那个空间。静下心来的那一刻你才会听到,巴赫在G弦上的叹息,李斯特钟的回响,门德尔松春的破土萌芽。而这是被社交媒体分割成碎片的我们,最难能可贵的独享时刻——那个时刻,你就是你,你不是在赶时间、不是在内卷,而是把耳朵交给音乐,和一段旋律、一段历史同频共振。
所以只有当我们真正踏上德国这片孕育了无数古典音乐和大师们的土地上时,才能重新理解“时间的厚度”与“音乐的温度”的过程。希望你听完,也会像我们一样,对小城、对艺术、对旅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时刻,重新燃起想要靠近的冲动。
「二」时间线
03:05 走进重建后的德累斯顿:巴洛克与现代共存
06:18 从萨克森王国到“欧洲硅谷”的城市演变
09:31 黑白拼接的城市记忆:战争重建的艺术
11:00 瓷砖长卷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惊喜
14:19 误闯教堂唱诗班:一次纯粹的聆听体验
16:28 德累斯顿夜晚的魔力:爵士、烟花与热气球
23:03 大师画廊中的维米尔与世界艺术缩影
29:07 为何决定重返德累斯顿听一场音乐会?
31:15 第二站梅森:欧洲陶瓷文明的起点
35:24 陶瓷中的巴洛克精神与当代艺术跨界
43:44 小镇古堡偶遇交响排练:生活即舞台
50:35 旅途中的留白:意外才是最大惊喜
52:33 莱比锡火车站万人合唱的震撼时刻
01:12:00 钢琴十年后才懂巴赫:对古典的重新认识与敬畏
01:18:00 旅途尾声的感悟:德国为何让人着迷
「三」图片一览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