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或许这就是人生吧》,你问我它的主旨是什么?
主理人自己也还在摸索,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有待发掘,有待分享。
我们会挖掘生活中的“小人物”,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故事,分享我们行走于人世间的认识与感受。
也许会有独白,也许是对话,也许只是收集到的声音片段。
不要拘泥于形式,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第一期的故事,携手versus nurture 与植物工作室主理人老胡的对话展开。
觅梨与栗versus nurture
2018年起,以植物为品牌生态核心进行多维度的工作,基于自然,对人类的基因与天性、后天社会环境进行讨论,通过不同的产品与项目去表达自然。对植物和生物解构、重新认识、深入记录去发展人与自然更多的可能性。通过自然的探寻以可持续、可延续的理念,在创意、设计、实践中,以自发的、合作的多样形式践行,守护人的纯真与自然的野性。
本期内容:
1. 品牌理念与自然哲学
00:01:11
介绍了品牌“觅梨与栗 versus nurture”,源于对“天性与后天培养”关系的思考。品牌希望通过植物相关项目,让人们探索先天与后天对自身的影响,而不是追求固定答案,而是享受思考过程。
2. 天目里植物特展介绍
00:03:30
本周将在天目里举办的植物主题特展,将呈现新疆景观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通过冰块、树枝等自然材料,让观众感受季节变化与自然的连接。
3. 对新疆的重新认识
00:04:45
分享了对新疆的探索,尤其是冬季的新疆。冬季的萧条与淡季反而能让人看到自然的本质,就像去掉叶子的树干更清晰地展示其结构。
4. 自然与文化的平等呈现
00:12:23
提到品牌设计中加入昆虫图案的杯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人们对昆虫的偏见,展现自然界的平等性。
5. 对昆虫的重新理解
00:16:41
分享了自己对昆虫的态度转变,从恐惧到接受,再到欣赏它们与自然的互动。昆虫和人类一样脆弱,通过近距离观察可以消除恐惧。
6.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00:21:56
通过植物和自然可以反观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人们如何对待自然,也反映了他们如何对待他人。
7. 恐惧与自然的顺应
00:30:11
分享了从对自然的恐惧到顺应自然的过程。比如了解自然的另一面(如毒物的药用价值)可以消除恐惧。
8. 土壤交换项目的初衷
00:34:31
介绍土壤交换项目的初衷,希望通过交换土壤让人们思考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同时反哺自然。
9. 对自然的多元视角
00:39:16
每个人对自然的视角都是独特的,就像相机背后有不同导演。关注植物与人的关系,而非植物的名字。
10. 接受变化与保持感知力
00:43:20
接受自然和生活的变化,保持感知力,不要被外界信息带走自我意识。关注自己的真实感受,勇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