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同志父母愛心協會 郭媽媽
『她出櫃的時候,我們就決定,孩子還小,無論她的性別認同或性傾向,都是自然生成的,所以她是無辜的,我們不用為難她,而做父母的,必須自己研究做功課,找到適應她的方式,才是真正愛孩子。』
同志父母愛心協會的郭媽媽,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6期寫下這篇情感豐富的文章,寫出當有LGBTQ小孩的父母的情緒與心境。孩子從小時候對對於裙裝的排斥、中性打扮、男性化,國二時說自己喜歡女生,最後做了性別重置手術。我想。在小孩成長過程中,郭媽媽如何從生活上的細節,看出孩子的性別特質的轉變?(她不是想要變男生,而是回歸男兒身,這句話很精準說出許多跨性別真實的想法)
而當觀察孩子這些轉變的時候,又如何去尋求協助與資源(熱線的同志父母座談),以及照顧到自己與先生的情緒?家長之間,如何面對親師懇親會家長與老師的質疑?
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跟小孩的關係模式有何改變?是否也映照出同志議題當中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培力過程,從第一次參加熱線活動,到同志父母愛心協會的成立,如何長出力量,自我培力然後再去協助其他家長? 以及文章最後重點:教育可以做甚麼? 像媽媽手冊(家長手冊)可以提到孩子不一定是異性戀等等。
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