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洋读书小组

荐书|《俗女养成记》VS《包法利夫人》:躺平或毁灭,女性如何抵抗时代的枷锁?


Listen Later

《俗女养成记》VS《包法利夫人》:一个躺平,一个毁灭,女性如何抵抗时代的枷锁?


00:54 《俗女养成记》背景介绍,先看了电视剧,后读了书

02:04 “认真长了三四十年,到现在仍要一边寻求疗愈,一边思图长进”

04:18 代际冲突之一“剩菜到底能不能吃”

06:05 代际冲入之二“对工作的态度’勤奋’——只有生病才能合情合理的休息与放松”

08:16 比穷更可怕的是觉得自己穷

09:22 为什么陈嘉玲可以成为“快乐俗女”,与别人家的聪明女孩不同,陈嘉玲的父亲说“我看陈嘉玲这样子乐乐呵呵的一天也蛮好的”

11:20 外国人会觉得亚洲人很刻苦,work hard,study hard,而不是用 best 代替 hard

13:20 “他们并不关切生活品质、工作热忱、自我实现健康状态、人生信念,这些无形价值能不能在金钱天平上等价换算,一心只想问出个金额,好与其他四处搜罗而来的金额比大小。”

14:15 过年只迎财神,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16:05 《俗女养成记》一本或一部看完让人轻松的书和剧

16:54 一个是活在现实的视角,一个是活在幻想的视角,让我们引出《包法利夫人》。主人公爱玛一生活在幻想里

17:38 《包法利夫人》背景介绍,大家都略掉了它的副标题“外省丰富”

18:22 100多年过去了,是什么让《包法利夫人》成为经典之作?对当时社会的裸露描述,对当下社会依然有借鉴意义,“局外人”的写作方式很特别,以及曾被控诉伤风败俗和亵渎宗教

20:35 《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学小说”

21:44 从爱玛对爱情的态度、物质主义的追求、阶级跨越展开三个层面展开

22:40 爱玛爱的是幻想里的人物,而不是两任情夫。“她爱教堂是为了教堂的鲜花,爱音乐是为了浪漫的歌词,爱文学是为了文学热情的刺激”

26:16 见到第一任情夫罗德夫的信时,爱玛并没有像我想象的识别出他的虚伪

26:30 第二任情夫罗昂是一位稍微注重精神世界的小市民,遇见“挫折”,就回到利益最大化的安全区

27:44 爱玛的幻想与成长环境有关,最后走向“精神幻灭”

29:51 爱玛以为可以利用“物质形式”成为上层阶级的人设,物质是“附着物”,不是“主宰”你的“人设”

34:34 亚特伍德在随笔集里精准总结物质主义:“生命之所需,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健康的土壤,清洁的能源,而不是把地球上的一切变成金子”

36:29 “人往高处走”值得反思


祝大家新年快乐!蛇年交好运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跨洋读书小组By Joyce逮住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