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江南水乡船产业如何影响经济走向


Listen Later

江南因水乡交通便利,造船业在刘宋和南朝时期繁荣发展,民间造船技术也得以提升。然而,尽管农业和手工业进步,商业仍受限于封建制度,主要由王公贵族控制,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了解这一时期商业萌芽的过程,能窥见古代经济发展的蛛丝马迹。

江南是水乡7
当时主要的交通路线;三吴平野的运河网,到南齐时代也已经大体完。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造船业也更加发展起来。刘宋时的荆州作部,已能“装战舰数百千艘”(《南史·沈庆之传从子攸之附传》)。侯景乱梁时,也有战舰千艘,称作“鸼舠”,“两边悉八十棹”,鼓棹进退,“捷过风电”(《梁书·王僧辩传》)。当时民间的造船业也相当发达。颜之推说:“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颜氏家训·归心篇》《太平御览》卷769引《南州异物志》称东吴时,“外域人.....船,大者二十余丈(四十六至五十米),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约千吨)”。到了南朝,船只载重二万斛(约二千吨),比之以前,又要超过一倍了。隋文帝灭陈后,下命令说: “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隋书·高祖纪下》)足见南朝时民间私造的大船很多,才会引起隋文帝的注意而予以没收。
农业技术的提高与收获量的增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使这一时期内,在江南新建立起来的具有单纯的政治和军事性质的城市的基础上,商业有了萌芽的机会。不过我们在研究商品生产时,不可脱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不可和经济现象的一切总和失掉联系。在当时的江南由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始终和农业结合在一起,没有分离出来,由于这缘故,商品生产在这时并没有多么大的意义,它不过指出交换发展的初步过程而已,我们绝对不能把那时的商业和近代的商业等量齐观。 那时国内市场上出现的重要商品,大都只是“绵、绢、纸、席之属” 史记
《宋书·孔觊传》),坐市肆贩卖的虽都是平民身份的商人与其家族成员,而从事货物囤积或操纵市场贩运土产的则多为王公贵戚、世家大族,因为他们想把庄园里堆积如山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制成品推销出去,他们还借政治势力去经营商业,可以免去一些官吏的留难,尤其是贩卖违禁品,可以免去重税的勒索及关津的盘查。因此,这一时期,不是没有商业,而是在封建制度范围内以及在中古庄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业,它是庄园制度下剩余产品的一种销售形式,它仍是为封建制度服务的。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