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江南最大都市:漫步古代健康城


Listen Later

六朝时期,江宁、成都、番禺等商业繁荣。健康是政治文化中心,集住繁华。京口、三阴市为交通要地,经济发达。襄阳和寿春是重要的通商据点。江宁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成都为西南贸易中心。探索这些城市,揭示其在古代经济中的关键地位。
制及加取方的
建康、京口、山阴、寿春、襄阳、江陵、成都、番禺,都是当时商业比较繁荣的城市。
建康是六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又是傍长江下游的大埠。 平时“贡使商旅,方舟万计”(《宋书·五行志》):“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户(以五口一户计,约一百四十万口),东西南北各四十里”(《太平寰宇记》卷90引《金陵记》);“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廛列肆,埒(等)于二京(长安、洛阳)。”(《隋书·地理志》)都城内有四市,秦淮河两岸,有不少市镇,北岸有大市、自余小市十余所,可算是江南最大的都市。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东通吴[郡]、会[稽],南接江湖,西连都邑(建康),亦一都会” (《隋书·地理志》)。山阴是两浙的绢米交易中心,“征货贸粒”, “商旅往来”,钱塘、浦阳两江的牛埭税(过堰税),一年之中就可征收到四百余万之多(见《南齐书·陆慧晓传顾宪之附传》)。寿春在淮、泗、汝、颍交错的区域,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军事攻守的重镇3,北魏也曾在“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象牙)革之属,无远不至”(《魏书·食货志》)。襄阳是汉水中游的重镇,也是“四方凑会“之处,所以寿春和襄阳两个城镇,在当时都是南北进行物资交换的通商据点3。江陵不但是长江上游的政治、军事中心,而且也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所谓“荆州物产,雍(雍州治襄阳)、益(益州治成都)、交(交州治龙编)、梁(梁州治南郑) 之会”(《南齐书·张敬儿传》),又是“良皮美罽”的集散地。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隋书·地理志》),既是全国织锦业的心,又是西南的贸易中心。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