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訪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 江志慶副分局長
Q:攔阻詐騙除了警察的努力,金融機構也是重要的一環,請問副分局長如何打造強大的警銀防護網守護民眾財產?
A:本分局與轄內金融機構持續積極聯繫並成立即時通報的群組來積極協助攔阻民眾受騙,本分局今年已攔阻205件,攔阻金額達2億2859萬元。各位聽眾朋友們請特別注意,如遇任何人要你以不實的理由來欺騙行員,最常見「裝潢」、「買車」、「買房」、「親友借貸」、「公司貨款」等話術,詐騙集團會向你營造一種「不能讓別人知道」的心理,其實詐團的目的就是要杜絕其他人提醒你,這就是詐騙!
Q:近期普發現金一萬元的話題十分熱門,請問副分局長是否也有遇到詐騙集團利用此議題來進行詐騙?
A:本分局10月初時受理一位婦人報案,因接獲自稱「中華郵政臺北總局」來電,對方謊稱婦人的親戚要代領普發現金1萬元,婦人表示並無該親戚,電話隨即轉接給自稱「臺北市某分局員警」,以婦人涉嫌洗錢案件為由,要求婦人提供存摺,婦人一時情急寄出名下3張金融卡遭詐團提領,共計損失51萬元。
提醒各位聽眾朋友,檢警單位並不會要求民眾提供金錢、存摺等私人財產。
另外也要記住防詐口訣「領取現金一萬,政府不主動通知、不用輸入帳密、更不用提供信用卡卡號」,一起守住荷包不遭詐。
Q:近期是否有特別流行什麼樣的詐騙手法可以來提醒聽眾朋友們多加注意?
A:根據165反詐騙平台數據分析:
一、 本市轄內10月居民易受騙手法前3名為「假網拍」、「假投資(包含假交友投資)」及「色情應召詐財」。
二、 當中以「假投資(包含假交友投資)」案件的財損金額最高,達1,600萬元。
三、 而受理案件數最多為「假網拍」,計33件。
網路購物詐騙常見手法包含「假稱帳戶認證要求操作網路銀行」、「利用個人資料設假賣場低價販售」,或「在社群媒體進行私下交易」。
一、帳戶認證詐騙:詐騙集團假冒電商或銀行客服,以「金流驗證」、「帳戶認證」等理由,要求被害人操作網路銀行進行認證,實際上是將金額轉給對方。
二、利用平台:盜用他人帳號在拍賣平台開設賣場,以低於市價的價格吸引買家下標,要求先匯款或交付訂金後,便失聯或無法交貨。
三、私下交易詐騙:在正規平台刊登商品,但要求買家透過Line、Messenger等通訊軟體私下交易,規避平台監管,一旦匯款後便不出貨或交付劣質品。
四、貨到付款詐騙:未經訂購卻收到不明包裹,開箱後才發現是劣質商品或非原訂購品,退貨也無法成功,因為寄件人資訊不明。
提醒各位聽眾朋友們,網路購物要慎選有第三方支付的平台,聽到對方要求你操作網路銀行或ATM,這就是詐騙。
Q:副分局長最後還想向聽眾朋友們分享什麼小叮嚀?
A:各位聽眾朋友在網路上交友要十分謹慎,詐騙集團經常會以交友的名義接近,再以共同投資、家人生病等理由來騙取你的錢財,因此務必謹記「網路交友不談錢」、「個人資料不要給」。
各位聽眾朋友如發現今日分享的內容似曾相識,請撥打165、110或是直接到警察單位查證,讓警方協助你識破詐騙集團的騙術。
By 警廣臺南分臺AM1314☆訪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 江志慶副分局長
Q:攔阻詐騙除了警察的努力,金融機構也是重要的一環,請問副分局長如何打造強大的警銀防護網守護民眾財產?
A:本分局與轄內金融機構持續積極聯繫並成立即時通報的群組來積極協助攔阻民眾受騙,本分局今年已攔阻205件,攔阻金額達2億2859萬元。各位聽眾朋友們請特別注意,如遇任何人要你以不實的理由來欺騙行員,最常見「裝潢」、「買車」、「買房」、「親友借貸」、「公司貨款」等話術,詐騙集團會向你營造一種「不能讓別人知道」的心理,其實詐團的目的就是要杜絕其他人提醒你,這就是詐騙!
Q:近期普發現金一萬元的話題十分熱門,請問副分局長是否也有遇到詐騙集團利用此議題來進行詐騙?
A:本分局10月初時受理一位婦人報案,因接獲自稱「中華郵政臺北總局」來電,對方謊稱婦人的親戚要代領普發現金1萬元,婦人表示並無該親戚,電話隨即轉接給自稱「臺北市某分局員警」,以婦人涉嫌洗錢案件為由,要求婦人提供存摺,婦人一時情急寄出名下3張金融卡遭詐團提領,共計損失51萬元。
提醒各位聽眾朋友,檢警單位並不會要求民眾提供金錢、存摺等私人財產。
另外也要記住防詐口訣「領取現金一萬,政府不主動通知、不用輸入帳密、更不用提供信用卡卡號」,一起守住荷包不遭詐。
Q:近期是否有特別流行什麼樣的詐騙手法可以來提醒聽眾朋友們多加注意?
A:根據165反詐騙平台數據分析:
一、 本市轄內10月居民易受騙手法前3名為「假網拍」、「假投資(包含假交友投資)」及「色情應召詐財」。
二、 當中以「假投資(包含假交友投資)」案件的財損金額最高,達1,600萬元。
三、 而受理案件數最多為「假網拍」,計33件。
網路購物詐騙常見手法包含「假稱帳戶認證要求操作網路銀行」、「利用個人資料設假賣場低價販售」,或「在社群媒體進行私下交易」。
一、帳戶認證詐騙:詐騙集團假冒電商或銀行客服,以「金流驗證」、「帳戶認證」等理由,要求被害人操作網路銀行進行認證,實際上是將金額轉給對方。
二、利用平台:盜用他人帳號在拍賣平台開設賣場,以低於市價的價格吸引買家下標,要求先匯款或交付訂金後,便失聯或無法交貨。
三、私下交易詐騙:在正規平台刊登商品,但要求買家透過Line、Messenger等通訊軟體私下交易,規避平台監管,一旦匯款後便不出貨或交付劣質品。
四、貨到付款詐騙:未經訂購卻收到不明包裹,開箱後才發現是劣質商品或非原訂購品,退貨也無法成功,因為寄件人資訊不明。
提醒各位聽眾朋友們,網路購物要慎選有第三方支付的平台,聽到對方要求你操作網路銀行或ATM,這就是詐騙。
Q:副分局長最後還想向聽眾朋友們分享什麼小叮嚀?
A:各位聽眾朋友在網路上交友要十分謹慎,詐騙集團經常會以交友的名義接近,再以共同投資、家人生病等理由來騙取你的錢財,因此務必謹記「網路交友不談錢」、「個人資料不要給」。
各位聽眾朋友如發現今日分享的內容似曾相識,請撥打165、110或是直接到警察單位查證,讓警方協助你識破詐騙集團的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