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出去走走 _《我在這裡,山在那邊》極限登山家呂忠翰的專訪_留守風控與8000公尺的斷片
如果沒有後勤團隊支援和協作討論,孤身一人攀登大山是非常的辛苦的,阿果是怎麼建立他的留守與風險控管團隊?
阿果的登山搭檔張元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高海拔的氧氣,就像自由》,他在文章中說明:氣壓隨著海拔升高而下降,氧分子的大小則隨之膨脹;於是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氧含量就隨著海拔上升而降低。當海拔超過3,000公尺,空氣中的氧氣降至14.244%;5,000公尺僅11.102%;到了8,000公尺,則剩下7.541%。我們可以直觀的理解,在平地,人平常呼吸一口所得到的氧氣,在8,000公尺則要呼吸三口。
在8000公尺進行無氧攀登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因為氧氣不足,而陷入一種“斷片”的狀態,阿果曾經經歷過,那是種什麼樣的精神意識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出去走走 _《我在這裡,山在那邊》極限登山家呂忠翰的專訪_留守風控與8000公尺的斷片
如果沒有後勤團隊支援和協作討論,孤身一人攀登大山是非常的辛苦的,阿果是怎麼建立他的留守與風險控管團隊?
阿果的登山搭檔張元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高海拔的氧氣,就像自由》,他在文章中說明:氣壓隨著海拔升高而下降,氧分子的大小則隨之膨脹;於是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氧含量就隨著海拔上升而降低。當海拔超過3,000公尺,空氣中的氧氣降至14.244%;5,000公尺僅11.102%;到了8,000公尺,則剩下7.541%。我們可以直觀的理解,在平地,人平常呼吸一口所得到的氧氣,在8,000公尺則要呼吸三口。
在8000公尺進行無氧攀登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因為氧氣不足,而陷入一種“斷片”的狀態,阿果曾經經歷過,那是種什麼樣的精神意識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