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牽手之聲網路電台-CanCheers》 |節目名稱:靜靜過生活| 聊著余靜過生活的點點滴滴,安安靜靜、用心體會、活在當下、好生安分的過日子的分享。 節目內容簡介: 《山居歲月》 生活的山城,有著探索不完的寶藏。本單元分享山居歲月的緩慢又驚喜的生活體會。 《童年如詩》 童年時光,如詩歌般明亮美妙。本單元... more
FAQs about 牽手之聲-靜靜過生活:How many episodes does 牽手之聲-靜靜過生活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31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09, 2025靜靜過生活(058)|出去走走(4) : 極限登山專家呂忠翰專訪(4):阿果眼中的大山和經驗傳承想法#出去走走 _《我在這裡,山在那邊》極限登山家呂忠翰的專訪_阿果眼中的大山與經驗傳承想法 阿果看待大山如同一位老大哥,他描述他眼中的大山給聽眾朋友聽。 阿果的好搭檔張元植去年六月在瑞士霞慕尼墜落,他生前曾經和阿果規劃推動過一些課程,阿果會持續為登山教育扎根。 阿果質樸真實誠懇,又非常沉穩,沒有因為登過大山而生出的自滿與傲氣,心裡所想的都是如何在台灣的冒險教育上,盡力推動一把。 我們雖然不見得能進入群山懷抱,但是看著阿果和其他極限登山冒險家的發文和書籍,應該算是最幸福最安全的冒險了。 感謝他們為我們打開另一扇看世界的窗。 #前進14峰 #呂忠翰 #阿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August 09, 2025靜靜過生活(058)|出去走走(3) : 極限登山專家呂忠翰專訪(3):雪巴協作與量力淨山#出去走走 _《我在這裡,山在那邊》極限登山家呂忠翰的專訪_雪巴協作與量力淨山 登大山非常需要雪巴人的協作,他們是如何分工的呢? 根據2019年的統計,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聖母峰已經囤積高達 30噸人為垃圾,成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垃圾場。2011年起,尼泊爾政府就開始組織淨山行動,定期上山清除數噸垃圾,並實施一系列垃圾管理制度。2014年,尼泊爾政府開始對登山者徵收入山保證金,只要登山者從山上帶回 8公斤的垃圾,就能領回全額保證金。不過,據了解,這個成效還不太好。 那麼,阿果是如何量力淨山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5minPlay
August 09, 2025靜靜過生活(058)|出去走走(2) : 極限登山專家呂忠翰專訪(2):留守風控與8000公尺的斷片#出去走走 _《我在這裡,山在那邊》極限登山家呂忠翰的專訪_留守風控與8000公尺的斷片 如果沒有後勤團隊支援和協作討論,孤身一人攀登大山是非常的辛苦的,阿果是怎麼建立他的留守與風險控管團隊? 阿果的登山搭檔張元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高海拔的氧氣,就像自由》,他在文章中說明:氣壓隨著海拔升高而下降,氧分子的大小則隨之膨脹;於是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氧含量就隨著海拔上升而降低。當海拔超過3,000公尺,空氣中的氧氣降至14.244%;5,000公尺僅11.102%;到了8,000公尺,則剩下7.541%。我們可以直觀的理解,在平地,人平常呼吸一口所得到的氧氣,在8,000公尺則要呼吸三口。 在8000公尺進行無氧攀登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因為氧氣不足,而陷入一種“斷片”的狀態,阿果曾經經歷過,那是種什麼樣的精神意識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August 09, 2025靜靜過生活(058)|出去走走(1) : 極限登山專家呂忠翰專訪(1):登大山的緣起與訓練前兩集說了埃里亞松對自然的觀看與轉譯,再說威廉透納對自然的崇高的闡述。今晚,想和大家一起來聽一段真實故事,一位真正和大自然探險有深度接觸的專業人士,他,就是已經完成攀登十座8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專業登山家呂忠翰。我們都叫他阿果。 我有個攀登高山的大夢。 8000公尺以上的大山,是我一直的嚮往,但是我知道以我的能力、體力,此生應該是沒有機會親近那些崇山峻嶺。所以,我長期關注有關呂忠翰,阿果的14峰攀登計畫的相關訊息。之前,在心間行旅的第一集和第 集曾經做過阿果和張元植攀登道拉吉里的探尋嘗試,今年六月,阿果第五次挑戰成功登頂,真的很開心邀請到阿果親自來分享他的登山經驗和他的極限教育的志業。 #出去走走 _《我在這裡,山在那邊》極限登山家呂忠翰的專訪_阿果登大山的緣起與訓練 阿果的成長教育一直在體制外,從種籽實小到全人中學,給予他非常完整的大自然教育。他說了他的養成和訓練,以及如何開始展開14峰的攀登計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9minPlay
July 26, 2025靜靜過生活(057)|心藝嚮往(4) : 崇高的迴響(4):透納與范寬的山水#心藝嚮往 _崇高的迴響(4):透納與范寬的山水 透納,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英國畫家。他的畫不只讓人「看到」,更讓人「感覺」到自然的力量,暴風、晨曦、海浪、光與霧的混融,常常在他筆下化為情感的旋渦。在《康尼斯頓山嶺的清晨》中,他採用的是「單點透視法」,一種從文藝復興以來被視為理性與真實的空間構築方式:世界的遠近深度,可以由一個消失點規劃出來,就像我們眼睛所見的一樣。 但透納又不只停留在幾何的真實。他讓畫面被晨光灑滿,遠方的山嶺帶著淡藍的霧氣,前景卻是溫暖的金黃。他巧妙地結合「大氣透視」:色彩的冷暖、清晰與模糊,來傳達空氣的層次與情感的震顫。 而當我們轉向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就彷彿進入了另一種宇宙。 這幅作品創作於北宋,是中國山水畫的經典代表。畫面上,遠山高聳如屏,層巒疊嶂;溪谷中,一小隊行旅人騎驢過橋,幾乎被山水吞沒。畫面沒有消失點,也沒有統一的視角,而是所謂的「散點透視」:觀者的視線隨著畫面上下移動,如同行走於山中。 東西方的觀看,不同的哲思與視覺呈現,豐富了我們的觀看與學習。 多看展,看展多,靜靜地過生活中,精神維度的開闊精采多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July 26, 2025靜靜過生活(057)|心藝嚮往(3) : 崇高的迴響(3):東西方的壯遊#心藝嚮往 _崇高的迴響(3):東西方的壯遊 18世紀英國貴族子弟在學業告一段落後,都會前往歐洲壯遊。透納用他的繪畫轉譯了他的壯遊經驗與感受。為英國中產階級帶來詩與遠方的嚮往,在工業革命後,交通便捷了,透納的畫作成了他們遊歷歐陸的參考圖像,紛紛去追尋透納曾經看過的阿爾卑斯山、瑞士和威尼斯。 而中國古代文人的壯遊也不勝數,徐霞客的遍訪、王勃的江湖遊歷、蘇東坡的赤壁遊江、不願折腰於權貴的李白如夢一般地行走於山水間,還有住遊的黃公望。東西方壯遊的對照甚是有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July 26, 2025靜靜過生活(057)|心藝嚮往(2) : 崇高的迴響(2):崇高的定義與透納和當代藝術家的對話#心藝嚮往 _崇高的迴響(2):崇高的定義與透納和當代藝術家的對話 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崇高的迴響》展覽,是來自英國泰德美術館的收藏,以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畫家威廉·透納(J. M. W. Turner)為核心,串聯起十四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與透納的畫作並置,產生了一種時間與觀看的對話。展覽名稱中的「崇高」(Sublime),其實不是一個單純的形容詞,而是一種內在的經驗,一種感知與意識的震盪。 而在來自當代的作品中,有兩位藝術家的呈現,讓我久久不能移開視線——他們用完全不同的語言,說出一樣的震盪。 首先,是理查德·朗(Richard Long)。他是一位行走的藝術家。他不是用筆作畫,而是用雙腳丈量大地,在山間、河谷、荒原,他用身體行走,沿著地貌的脈絡行成一條條隱形的詩行。 另一位是冰島裔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里亞松(Olafur Eliasson)。 他擅長創造讓人置身其中的感官經驗。這次,他展出了一件幾乎可以「聽見融化聲音」的作品。他有件⟪1999/2019⟫作品,拍攝三十處時隔20年的對照圖象,去年上海浦東美術館的透納展中,是與透納的冰河繪圖並置呼應,這組作品此刻在北美館埃里亞松的⟪你的好奇旅程⟫中展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July 26, 2025靜靜過生活(057)|心藝嚮往(1) : 崇高的迴響(1):透納的早慧與20英鎊紙鈔最近台灣的大展特別多,很想推薦大家看展去。所以這回還是以心藝嚮往專題,和大家分享看展心得和省思,一起打開另一扇看世界的窗。 今天要聊的是英國的藝術家,被譽為色彩的魔術師:威廉·透納。 #心藝嚮往 _崇高的迴響(1):透納的早慧與20英鎊紙鈔 藝術家Thomas Malton發掘透納的藝術天賦,推薦他去參加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入學口試時,透納展示他的畫作,並沉穩有見地的回答主考官的提問,順利通過面試進入藝術學院就讀,那年透納14歲。早慧的他因為化作頗受歡迎,所以早早財務自由,能自由地追尋他的光。 2016年英國政府20英鎊改款,想以視覺藝術家為紙鈔人物,向全國徵求提名。最終擇定威廉·透納,以肯定他在英國藝術史上的地位。紙鈔上有四個關鍵元素,除了展現他的作品,更以其畫作紀念英國的一段榮光。 世界各國不乏有音樂家、藝術家和文學家也曾出現在各國的紙幣上,如法國的雨果,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普希金,德國的克拉拉·舒曼,西班牙的塞萬提斯,芬蘭的西貝流士,日本的夏目漱石。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5minPlay
July 16, 2025靜靜過生活(056)|心藝嚮往(4) : 你的好奇旅程(4)_喜歡的作品/Vegan食譜/看展後#心藝嚮往 _你的好奇旅程(4)喜歡的作品、Vegan食譜和看展後 談喜歡的兩個展件的心得-《美》與《苔蘚牆》。 如果說《美》讓我看見的是光的瞬間與個體的存在感,那麼《苔蘚牆》讓我學會慢慢感知與他者共處的節奏。前者像是一道靈光乍現,後者像是一封靜置的書信,需要你貼近、等候,才會聽見那封從苔蘚呼出的低語。 在這兩件作品之間,看見埃利亞松的兩種視角:一個是轉瞬即逝的美學閃光點,另一個深植泥土的呼吸節奏。我喜歡這兩件作品,我知道自己已經悄悄地,讓自己的感知擁有了更寬廣的維度。 埃里亞松還出版《The Kitchen 》食譜書,記錄共食與藝術的創作。他說:「你無法催熟一顆番茄,就像你無法催促一個想法的誕生。」這句話,是送給所有創作者的溫柔提醒。慢下來,觀察、等待、煨煮;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即刻完成,也不是所有靈感都能強迫生成。 有時,真正重要的創作,是你如何過日子。你選擇怎麼吃、怎麼活、怎麼與人共處。 最後分享我的時間觀看。記錄感知,是一回回留下生活的痕跡,是一次次回望自己在世界裡的位置。 藝術是讓我們重新觀看世界的方式,而我靜靜與世界同行的生活方式,應該也是一種藝術的持續狀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July 16, 2025靜靜過生活(056)|心藝嚮往(3) : 你的好奇旅程(3)_單色房間的諸相非相與動作顯微鏡的感知差異#心藝嚮往 _我的好奇旅程(3)_單色房間的諸相非相與動作顯微鏡的感知差異 在《單色房間》中,沒有展件,只有自己和黃光。不再看見色彩,只有灰階。我開始懷疑:我平時看到的世界,到底有多少是我習慣了、相信了,卻從未真正驗證的?當下想起佛學課裡的提醒:所見之色、所聽之聲,皆因緣聚合、因感官生起,不具永恆本體。真實若要被觸及,須超越「眼見為憑」的執著。 《動作顯微鏡》 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存在著。不論是節奏、動作、思考模式、情緒表達,甚至是觀察與忽略的焦點,都可能截然不同。而正是這樣的差異構成了群體,讓團隊的運作成為一種彼此協作的練習,不是一致,而是理解;不是同步,而是互信。 這件作品還提出了另一層深意:不是你的認知決定了這個世界的規則,而是你是否能用更細緻的感知去接納他人的節奏與方式。那些你以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步調、交流方式,其實可能只是你「所看見」的。而你未曾看見、甚至無法理解的,正是他人的生命節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FAQs about 牽手之聲-靜靜過生活:How many episodes does 牽手之聲-靜靜過生活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31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