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成佛,佛也有差別,有圓滿的佛,有不圓滿的佛
佛法要修行,你這個經教念得很熟,也都能理解,但是你不肯去做,你的理解是有範圍的,廣狹淺深都有範圍,你沒有辦法超越你的極限,所以一定要在行門裡面去驗證你所信、你所解的,這叫功夫。到完全契入境界了,功夫兩個字都談不上了,沒有了,那就叫回歸自然。自然是什麼?法性;宗門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這個人就成佛了。
成佛,佛也有差別,有圓滿的佛,有不圓滿的佛。古人用的比喻,在佛經上也有個比喻,比喻得好。把究竟圓滿的佛比作夜晚十五的滿月,究竟圓滿了;沒有圓滿的,把他比喻作初三、初四到十四的月光,那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是真佛!所以真佛裡頭有圓滿有不圓滿。但是他是真佛,也就是說他已經回歸自然,已經與法性圓滿相應。為什麼說他還不能達到究竟圓滿?也就是習氣沒斷,沒有斷盡,所以斷習氣不容易。如果很勉強修學的時候,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沒有完全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那是權教菩薩,就是十法界的,沒有超越十法界。十法界裡有聲聞、緣覺、菩薩、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沒有回歸自性,他們還在真正用功努力,也就是我們今天講他在做功夫。法身大士,「功夫」兩個字談不上,沒有了,念頭都沒有了;不但講形式,念頭都沒有了。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的『太上感應篇』第135集
淨空法師:成佛,佛也有差別,有圓滿的佛,有不圓滿的佛
佛法要修行,你這個經教念得很熟,也都能理解,但是你不肯去做,你的理解是有範圍的,廣狹淺深都有範圍,你沒有辦法超越你的極限,所以一定要在行門裡面去驗證你所信、你所解的,這叫功夫。到完全契入境界了,功夫兩個字都談不上了,沒有了,那就叫回歸自然。自然是什麼?法性;宗門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這個人就成佛了。
成佛,佛也有差別,有圓滿的佛,有不圓滿的佛。古人用的比喻,在佛經上也有個比喻,比喻得好。把究竟圓滿的佛比作夜晚十五的滿月,究竟圓滿了;沒有圓滿的,把他比喻作初三、初四到十四的月光,那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是真佛!所以真佛裡頭有圓滿有不圓滿。但是他是真佛,也就是說他已經回歸自然,已經與法性圓滿相應。為什麼說他還不能達到究竟圓滿?也就是習氣沒斷,沒有斷盡,所以斷習氣不容易。如果很勉強修學的時候,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沒有完全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那是權教菩薩,就是十法界的,沒有超越十法界。十法界裡有聲聞、緣覺、菩薩、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沒有回歸自性,他們還在真正用功努力,也就是我們今天講他在做功夫。法身大士,「功夫」兩個字談不上,沒有了,念頭都沒有了;不但講形式,念頭都沒有了。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的『太上感應篇』第13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