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得到財富,功名利祿,要想一想我應不應該得到?
請看《感應篇》第七十一節:
【苟富而驕。苟免無恥。】
接著底下一段,也是兩句:
【認恩推過。嫁禍賣惡。】
太上所給我們舉的這一些例子,都是一切眾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不覺常常觸犯的。『苟富』是稍稍富有,並不是大富,稍稍富有就顯得驕傲了。『免』是倖免。夫子說:「行己有恥」,上一次也跟諸位提到,人不能不知恥,不知恥的人,永遠不會上進。《禮記》裡面講:「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這就是「行己有恥」的具體現象。不僅是財富,功名利祿都包括在其中,有得到的機會,要想一想我應不應該得到?這個就是有恥。不應該得到而得到,甚至於不擇手段爭取得到,那更是無恥到極處了。所以從前賢人君子接觸過聖賢良好的教育,縱然有機緣得大富大貴,他也能夠在一生當中安貧樂道,將他的富貴與社會一切大眾共享。在中國歷史上,印光大師最佩服的是范仲淹,這個人是得大富大貴,他將他的富貴施捨給他的宗族,給他的鄰里鄉黨,給社會一切大眾,所以印祖十分讚歎,我們在《文鈔》裡常常看到他老人家提起。他的家道八百年不衰,范仲淹是八百年前的人,子子孫孫到現在家庭都興旺,子子孫孫都能守住祖宗的成規,「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這是家庭教育好。
節選自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講記之138集
淨空法師:得到財富,功名利祿,要想一想我應不應該得到?
請看《感應篇》第七十一節:
【苟富而驕。苟免無恥。】
接著底下一段,也是兩句:
【認恩推過。嫁禍賣惡。】
太上所給我們舉的這一些例子,都是一切眾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不覺常常觸犯的。『苟富』是稍稍富有,並不是大富,稍稍富有就顯得驕傲了。『免』是倖免。夫子說:「行己有恥」,上一次也跟諸位提到,人不能不知恥,不知恥的人,永遠不會上進。《禮記》裡面講:「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這就是「行己有恥」的具體現象。不僅是財富,功名利祿都包括在其中,有得到的機會,要想一想我應不應該得到?這個就是有恥。不應該得到而得到,甚至於不擇手段爭取得到,那更是無恥到極處了。所以從前賢人君子接觸過聖賢良好的教育,縱然有機緣得大富大貴,他也能夠在一生當中安貧樂道,將他的富貴與社會一切大眾共享。在中國歷史上,印光大師最佩服的是范仲淹,這個人是得大富大貴,他將他的富貴施捨給他的宗族,給他的鄰里鄉黨,給社會一切大眾,所以印祖十分讚歎,我們在《文鈔》裡常常看到他老人家提起。他的家道八百年不衰,范仲淹是八百年前的人,子子孫孫到現在家庭都興旺,子子孫孫都能守住祖宗的成規,「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這是家庭教育好。
節選自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講記之13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