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我在今天實在講是不怕得罪人,都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可是於大家有利益。在我求學的那個年代,李炳南老居士是我的老師,我跟他的時候,我才三十一、二歲,他老人家七十一、二歲。教導我們都非常含蓄,跟我說過多少次,教人二十歲以前可以嚴厲的教誨,二十歲以上不可以。二十歲以上怎麼樣教?婉轉委曲的勸導,說話點到為止,讓你自己聽了會覺悟。四十歲以後不能教了,有什麼毛病都不可以講,已經成年,不可以教了。所以從前老人教人,你想想看,二十歲之前,三、四十歲的人都是用暗示,絕不明說。現在別說四十了,六十、七十暗示也不懂,怎麼辦?只好明說,明說就得罪人。不說,不行!他過去沒有學過。別人對我們的暗示,我懂。由此可知,無論世法佛法,談學習都在少年時代。少年失學,中年沒有遇到善知識,四十以後就是晚年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不足一甲子過世的人有多少?如果你們留意一下,你就明白了。你每天看到報紙上的訃聞,你看看那些過世的人,年歲多大?你做個統計,你就知道了。所以四十以後是晚年,晚年求學,那一定要出於自動自發,真正覺悟回頭了,遇到善知識,人家看你的虔誠,印祖講的「一分誠敬就教一分,兩分誠敬教兩分」,言語教學都有分寸。世法佛法的教導,說到究竟處就是一個真誠、一個愛心,所以佛法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就是個真誠的慈悲心,一片慈悲,慈悲一切。念念為一切眾生,這個心就是菩提心;行行為一切眾生,這就是菩薩行。決定不能輕視一個眾生,給一個眾生結下怨仇,後面的麻煩都是沒完沒了。
我在今天實在講是不怕得罪人,都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可是於大家有利益。在我求學的那個年代,李炳南老居士是我的老師,我跟他的時候,我才三十一、二歲,他老人家七十一、二歲。教導我們都非常含蓄,跟我說過多少次,教人二十歲以前可以嚴厲的教誨,二十歲以上不可以。二十歲以上怎麼樣教?婉轉委曲的勸導,說話點到為止,讓你自己聽了會覺悟。四十歲以後不能教了,有什麼毛病都不可以講,已經成年,不可以教了。所以從前老人教人,你想想看,二十歲之前,三、四十歲的人都是用暗示,絕不明說。現在別說四十了,六十、七十暗示也不懂,怎麼辦?只好明說,明說就得罪人。不說,不行!他過去沒有學過。別人對我們的暗示,我懂。由此可知,無論世法佛法,談學習都在少年時代。少年失學,中年沒有遇到善知識,四十以後就是晚年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不足一甲子過世的人有多少?如果你們留意一下,你就明白了。你每天看到報紙上的訃聞,你看看那些過世的人,年歲多大?你做個統計,你就知道了。所以四十以後是晚年,晚年求學,那一定要出於自動自發,真正覺悟回頭了,遇到善知識,人家看你的虔誠,印祖講的「一分誠敬就教一分,兩分誠敬教兩分」,言語教學都有分寸。世法佛法的教導,說到究竟處就是一個真誠、一個愛心,所以佛法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就是個真誠的慈悲心,一片慈悲,慈悲一切。念念為一切眾生,這個心就是菩提心;行行為一切眾生,這就是菩薩行。決定不能輕視一個眾生,給一個眾生結下怨仇,後面的麻煩都是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