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 放下妄心,真心就現前,你能開智慧,得安樂,明心見性!What is true mind (awakened mind)? What is deluded mind?


Listen Later

學習神愛世人系列 4 (中英文) 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聖人和凡夫有什麼不同?佛經到底講什麼?如何用我們的六根?如何開我們本有的智慧?

What is true mind (awakened mind)? What is deluded min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ages and ordinary people? What are Buddhist sutras exactly about? How to use our six sense organs? How to open our innate wisdom?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談《神愛世人》。
宗教團結的深化,必須要建立在各宗教彼此深入學習對方的經典,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夠達成。各宗教的傳教師與信徒們,都可以認識到彼此經典的共通之處,彼此都是同一位真神的子民。
有鑑於對於各宗教經典的認識與學習是如此的重要,我們這一次從世界十一大宗教的聖典之中,擷取出各宗教經典中的一些精華經句,讓讀者認識到,眾神確實是一體的,他們都擁有著一體不二的大愛、一體不二的真心。這是我們學習的基礎、是我們學習的核心,否則的話,宗教團結的意義就失掉了。《神愛世人》這個小冊子,可以幫助我們契入境界。
我們知道,學習的根夾在這一句話裡頭:一體不二的大愛、一體不二的真心。首先肯定,完全沒有懷疑,從經典上認識,每個宗教都建立在神聖教誨的基礎上。我們要怎樣把這個愛找到?這個愛,神聖的愛,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妄心裡頭沒有。
什麼叫妄心?有分別、有執著是妄心;或者我們總的說一句,起心動念是妄心,分別、執著是妄心。必須要把這個妄心放下,真心就現前。真心就是上帝的愛心;真心,一切眾生跟上帝沒有兩樣。
所以說,到最後,我們會體認到經教裡面所說的這些句子,我們節錄下來了,往下我們都能看到,不但眾神是一體,整個宇宙是真心所現,妄心所變。真心顯露的是天堂、是極樂世界,妄心所現的是十法界;十法界跟極樂世界、跟天堂,也是一不是二。
經典上都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能把虛妄的放下,不要放在心上,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就是真心。那些開悟的人、明心見性的人,跟我們的差別在哪裡?就在這個地方。明心見性的人,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耳聽聲音,聽得清楚、聽得明白,也是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從這裡就了解,古聖先賢他們修行證果的祕訣在哪裡。
搞清楚了、搞明白了,要學!學就叫功夫、學就叫修行。行就是動,行動。凡夫的行動,裡面有妄想、分別、執著,有煩惱、有習氣;明心見性的人,他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真正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差別就在此地。
明心見性不是要離開世間,那你就錯了!世間是離不開的,真妄是在一體,你怎麼能離得開?怎麼辦?佛菩薩教給我們,所有宗教的教主、上帝,以及上帝的使者、教化六道眾生這些大德、大師,他們不但教給我們,而且給我們做模範、做榜樣。
我們能契入他們的境界,俗話說「得道」,你得到了,得到什麼?你得到明心見性的道路,你就曉得怎麼走法,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上學習。眼見色是修行,是學習明心見性。現在開始下手,就是所見的色相,不分別、不執著、不放在心上,就對了。
一般凡夫他的問題在哪裡?問題是把所有的現象,真的、假的,統統放在心上。他不知道真心、本性裡面是清淨的,一塵不染。雖見色,沒放在心上;雖聞聲,也沒有放在心上;乃至於鼻嗅香、舌嘗味,都不放在心上。所以稱它叫一如、真如。真如是什麼意思?真妄是一不是二,叫一如、叫真如。
不起分別、不生執著,這是入門的地方,要用功夫去練。你真正做到了,方東美先生教我的一句話你也得到了,「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得到了;我得到了、你也得到了、他也得到了、人人得到了。怎麼得到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放在心上,就對了。放在心上的是凡夫,把真心變成妄心,把本性變成習性,問題就出在這裡。我證實了方先生這句話,「人生最高的享受」。
有人問我:我修了幾十年了,煩惱重重,沒有得到安樂,你是怎麼得到的?我告訴他:你要跟我學,你也會得到,學什麼?不放在心上。這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很難。為什麼?你已經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養成一種習慣;眼見色立刻就起心動念,耳聞聲立刻也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上,個個都忙著起心動念,這麻煩可大了!
心上有起心動念叫做妄心,不是真心。把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放下,心上什麼都沒有,那是真心、那是自性。千經萬論幫助我們認識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認識。認識之後,認識是在解,信、解、行、證,認識是在解,你沒修行。行是什麼?是放下。這一放下,你的認識就變成智慧,不是煩惱。
放下是你的修行。所以 我向章嘉大師請教,佛門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就契入?他老人家聽了我這個問題之後,看著我,我看著他,我們兩個對看了半個小時。他看著我,我不知道什麼意思,他是在等我靜下來,不靜下來,老師講的你不相信。半個小時就像入定一樣,定了半個小時,心清淨了,沒有雜念了,他說了一個字:有。
那我們的注意力就集中了,又錯了,又起心動念了,他就又不說了,大概又看了十分鐘。前面三十分鐘,定下來了,他說個有,我們的心又動了、又起分別執著,有了,所以他就不講了。
十分鐘之後,我就又定下來,告訴我:「看得破、放得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我就明白這個方法了,佛法的修行是什麼?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要想得到受用,不能不把人事統統放下,不放在心上,你就有智慧。好處太多了!你能慢慢的入佛境界,佛菩薩明心見性,你也明心見性了。明心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
功夫也是本有的。功夫是禪定。心裡有事就不定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心定下來。定生智慧,智慧是自性本有的。然後經愈看愈深入,它的深度、它的廣度慢慢你就看到。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希望同學們慢慢琢磨。
最好,這是福報,一生能夠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把人放下、把事放下,事來的時候做,做完了不放在心上,錢放下。方先生這句話,「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就體會到了。
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學習《神愛世人》  (第四集)  2018/6/2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  檔名:21-786-0004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