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家不家,則國不國」,家怎麼樣才像家?


Listen Later

淨空法師:「家不家,則國不國」,家怎麼樣才像家?

【不和其室。不敬其夫。】

  這兩句是講的夫婦。夫婦是人倫的根本,中國幾千年來古聖先賢的教育,把這個問題做為核心。儒佛的教誨,我們在講席裡面常常提到,他教導我們的實際上只有三樁事情,第一樁是讓我們明瞭人與人的關係,這就是倫理的教育;第二樁是教我們明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也就是我們面對著的現實生活的社會;第三樁是教導我們明瞭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與整個宇宙的關係。這些都明白了,這是真實智慧,在佛家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些關係裡面,真實的核心是在夫婦,所以倫理這個倫常教育,夫婦是同住在一個房間,這是圈子最小的。房間之外這是家,家裡面上面有父母,下有兒女,平輩有兄弟姊妹,這是個家。家的外面是社會、是國,國裡面在上面是有領導人,有領導與被領導,平輩有朋友、有同學,這是五倫的社會。用現代話來講,這自自然然是一個多元文化,絕對不是一個單一文化的,它是多元的。如果核心都做不好,夫婦不和,這個家還能和嗎?社會還能安定嗎?國家還能太平嗎?統統都談不上了。所以吉凶禍福的根在哪裡?在家室,在室。

  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中國古時候男女結婚婚禮為什麼那麼隆重,為什麼那麼樣的繁瑣,無非是表示這是人生一樁大事。這個人生不是指你們結婚的兩個人,是整個人類的大事。你們想想看,家的興衰,社會的安危,國家的興亡,世界的和平與動亂,根在這個地方,這叫大事。我們再看看現代社會,中國、外國這個根沒有了,連根拔除了,要想社會不動亂,這是不可能的。古人所謂「家不家,則國不國」,家不像家,國就不像國了。家怎麼樣才像家?夫妻要和睦。所以從前縱然夫妻有爭論,或者有不愉快的事情,他會想到這個影響太大了,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安危,影響到一切眾生的禍福,想到這一點心平氣和了,也就什麼都能夠忍,什麼都能讓了。彼此都能忍,彼此都能讓一步,這個家就和睦了。

現在這個道理沒有人講了,也聽不到了。古時候的社會,一個世紀之前,父母還用這些道理來教子女,老師也會以這個道理來講給學生聽,我們從小還聽到這一點。可是比我小五歲的,大概都沒有聽到了,都聽不到了;比我大五歲的,聽得比我多,印象比我深刻。我們韓館長比我大五歲,她對於這些道理聽得比我多,知道做人的根本,這是倫常大道。中國古代的教學,可以說一直到清朝末年,民國才把這個事情疏忽了。近代半個世紀,沒有人再提起這個問題了,目光所著重的是科技、工商業、如何致富,上下爭利,這還得了嗎?居上位的爭名奪利,在下的小民看到上位,他就學習、去模仿。所以今天舉世之人都在爭逐名利,這怎麼得了!這個世界還能住嗎?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太上感應篇』之176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