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淨宗法門修行,我們講『信願行』,『信願持名』,如何做到信?


Listen Later

疑心是修行最嚴重的障礙!

「智慧:智慧者,謂有智慧,信受正法,身心猛利,能修梵行,故名丈夫」。智慧,在佛法裡頭最重視,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沒有不重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夠信受正法。不是知識,知識信佛他有懷疑,疑障道,疑對我們的損害非常嚴重。中國諺語裡頭有叫「疑心生暗鬼」,鬼是比喻對我們有傷害,這個傷害不明顯,你不知不覺受害,所以疑心有這麼大的障礙。最嚴重的障礙,障礙我們對於正法沒有信心,特別是對於淨土,淨土完全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蕅益大師註解《阿彌陀經》叫《彌陀經要解》,給我們講全經就講三個字,「信願行」。他這個註解印光大師非常讚歎,認為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讚歎到極處!他講全經就這三個字,序品裡頭信願行,正宗裡頭也是信願行,流通分裡頭還是信願行,對淨土三個條件講絕!

  信裡面講了六個,第一個要相信自己,這是根本。相信自己是什麼?相信自己本來是佛,這太重要了。因為你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的,你不相信你自己是佛你怎麼能往生?這個太重要了。第二個相信他,他是誰?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真有,一點不懷疑。相信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字字句句是真實語沒有妄語,這信自信他,自己在他的前面。第三個信理,信事,第三個是信理,第四個是信事,理跟事,因跟果,都在這部經裡頭講得非常詳細。你看我們現在這段,「法藏因地」,極樂世界根據什麼理論成就的,它用的什麼方法建立的,這是事。事是阿彌陀佛五劫的參學,極樂世界不是彌陀憑空想出來的,這四十八願是參訪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取人之長、捨人之短,這樣建立出來的。建成之後,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超過一切諸佛剎土,為什麼?它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真善美慧的集大成,都是這採一樣、那採一樣選擇的,不是阿彌陀佛憑空想像的,真!這事是真的。現在人講說符合邏輯,不是幻想,對於這個理事要相信,不能疑惑。

  後面相信因、相信果,這部經裡頭因跟果講得非常詳細,這個要智慧,真正能信,真正發願,你這一生決定得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四十八願,以及他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加持你,幫助你提升,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這什麼境界?《華嚴經》上圓教初住以上,在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實報莊嚴土。經上佛說過,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就是六道,方便有餘土就是四聖法界。但是它的凡聖同居土只有兩道人道、天道,沒有修羅,沒有畜生、餓鬼、地獄,它的凡聖同居土就是二道。方便有餘土有聲聞、緣覺、菩薩、佛,但是因為彌陀本願威神加持,都把他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有。我們要靠自己的力量修到這個地位,大乘經教上說多長時間?無量劫,太久太久了。往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你就得到,不是你自己修的,是阿彌陀佛給你的,給你的不是榮譽,你真的享受得到。換句話說,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就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這是了不起的一樁大事情。

  我們一般講,這便宜可佔大了,等於說到極樂世界就成佛,到極樂世界就有能力回到娑婆世界來作佛教化眾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能現什麼身,你能通達一切佛法,沒有一樣不通的,什麼樣根性你都能教他。這地方能不去嗎?要想去首先要相信,決定要相信不要懷疑。十個相信十個往生,一百個相信一百個往生,一萬個相信一萬個往生,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的。我們這一生非常幸運,得人身、遇佛法,遇到這個法門,特別是遇到這部會集本,不得了!我們上一代的法師,我的師父一代,上一代沒有見過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出來得很晚,抗戰勝利之後才出來、才流通,所以很多法師沒有見過。沒有見過他們的信心就不足,為什麼?對極樂世界了解得不夠透徹。這個經上講明白、講透徹了!我們沒有這個本子,看五種原譯本也不見得能看得透徹,都看到了不見得能透徹。這是經過一番整理、篩選,五種原譯本裡頭的精華,稀有難逢。

  又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用一百九十三種經論、註疏,來詳細註解這部經文字字句句真難得。黃念老的註解一九八0年代才完成的。早年我們在台中,李老師看到會集本,沒有看到黃念老的註解。這個註解我們在台灣印出來,這第一次印,印了一萬冊,李老師已經往生,沒有機會看到,我們的福報多大,超過前人。如果對它有懷疑,那就大錯特錯了!那這一生叫當面錯過。所以一定要信受正法,身心猛利,能修梵行。淨宗法門修行,就四個字信願持名,蕅益大師講這四個字,印光大師也講這四個字,這兩個祖師一生極力提倡。所以丈夫不能沒有智慧。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三九集)  2013/1/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139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