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迷的時候,迷得有輕重,造的業也就不等了。我們現在讀的這一段,這是大惡,「背逆大惡」,背是違背。違背什麼?違背自己的性德,不是違背別的,我們自己要覺悟。大惡一共有七小段,末後這一段:【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我們仔細反省,每一條都觸犯了,只是每一個人所犯的輕重不等,都犯。『狠戾自用』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心狠手辣,對人對事對物,造極重的罪業,果報不好,死後必入三途。《彙編》有這麼幾句話,「夫強梁者,不得其死,固不必言,而死後三途之報,經何時而得免乎」。這一句話值得我們深深反省。所以世出世間的聖賢,我們在文字記載裡面讀到,他們為人處世顯得非常謙虛忍讓。世間聖人如孔子,《論語》裡面記載孔子的為人「溫良恭儉讓」,他待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不但他老人家一生以言教,而且以身教,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這是聖人。能奉行聖人的教誨,社會會安定,天下太平,人民的生活真正可以達到安和樂利。
迷的時候,迷得有輕重,造的業也就不等了。我們現在讀的這一段,這是大惡,「背逆大惡」,背是違背。違背什麼?違背自己的性德,不是違背別的,我們自己要覺悟。大惡一共有七小段,末後這一段:【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我們仔細反省,每一條都觸犯了,只是每一個人所犯的輕重不等,都犯。『狠戾自用』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心狠手辣,對人對事對物,造極重的罪業,果報不好,死後必入三途。《彙編》有這麼幾句話,「夫強梁者,不得其死,固不必言,而死後三途之報,經何時而得免乎」。這一句話值得我們深深反省。所以世出世間的聖賢,我們在文字記載裡面讀到,他們為人處世顯得非常謙虛忍讓。世間聖人如孔子,《論語》裡面記載孔子的為人「溫良恭儉讓」,他待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不但他老人家一生以言教,而且以身教,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這是聖人。能奉行聖人的教誨,社會會安定,天下太平,人民的生活真正可以達到安和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