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师:孔子善惡的標準是什麼?我們在亂世中如何成就?Why didn't Confucius overthrow the old regime and replace it?


Listen Later

淨空法师:聖人善惡的標準是什麼?我們如何在亂世中成就?

你要认识不清楚,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这种事常常有,很可能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一生希求的是断恶修善,而实际上所做的是断善修恶,恰恰相反。这是佛在经论里,我们常常看到,世尊很感慨的说「可怜悯者」,这些人真正可怜,连个是非、善恶都辨别不清楚。李老师过去说得更令人深省的,不但是邪正是非你没有能力,利害摆在眼前你都不认识,所以造业,受极苦的报应。宇宙人生、天地之间的事,不但佛法说得清楚、说得透彻,世间善人、世间的圣贤也说得不少。他们说的这些是不是真话?自古至今,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中国的历史是相当完整的,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现代,都有详实的记载,我们称之为信史,可以相信的,尤其是对于因果报应的记载更是详实。从这些事实我们也证明,佛菩萨、古圣先贤的教诲真实不虚。 善恶里面论是非,古人有个标准,他说「不论现行,而论流弊」,这个眼光就看得深、就看得远,到底是善是恶不是看表面,不是看现前。流弊,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对于社会,对于空间跟时间的影响力,要从这个地方来观察。现前是善事、是好事,可是影响不好,
我们看孔老夫子那个时代,许多诸侯他们施政的表现并不能尽如人意,夫子周游列国,希望有诸侯能认识他、能重用他,他可以帮助诸侯治国平天下。他有智慧,他也有这个本事,可是诸侯接见他,对他都赞叹,没有一个人用他,他只好回到老家去教书。我们要问一问,他为什么不搞个革命?为什么不把那个旧政权推翻,取而代之?夫子不干这个事情,不是他没有能力。你看看他的学生当中,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我们今天展开《论语》看看,各种人才都有。夫子是可以做,而且是一个好事情,但是流弊不好,会造成历史负面的影响。对于一个政权不满意,就要起来把它推翻,你要晓得,多少人的生命财产在你这一念之间消失掉了,这个罪过多重。满足你一个人的欲望,让多少人遭难,这个事情做不得。他施政虽然是不能尽如人意,还没有到应当被推翻的时候,没有到。汤武革命那是不得已,殷纣王实在太不象话了,不把百姓当作人看待,这是应该的。一个执政的人没有到这个时候!所以诸佛菩萨、大圣大贤,都希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不善的设施慢慢的改。这都是懂得善恶,明白是非,人家看得远、看得深,这是圣人。孔子虽然是一介平民,他的成就是教学,他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二千五百多年了,而且广及世界。在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提到孔老夫子,人都知道,都能生起尊敬之心。我们要想想,人家是怎么看事情,是怎样处理事情。所以似是而非,很不容易辨别,似善而恶,也有似恶而善,表面上看到不善,影响善。可见得圣贤人对于是非、善恶跟我们标准不一样,我们要留意。 事,举的吕文懿公,当时的宰相,退休了。退休回家的时候,乡里当然对他都尊敬,乡下有个人喝酒喝醉了,对吕相爷很没有礼貌,言语粗鲁,侮辱宰相。这个宰相度量大,不计较他,算了,不要跟他计较,原谅他。过了一年之后听说这个人犯罪判了死刑,关到监牢狱里去。吕公这个时候感觉得很难过,他说当时他侮辱我,我要把他送到官里面去治他的罪,他就不至于有今天,造这么大的恶。当时只是一念仁厚之心,原谅他、饶恕他,不知道他以后做的是更大的过失。像这些地方,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常常见到,小过失不惩治,慢慢就养成他大恶,而且这个影响不好,养成人人敢作恶,这个社会怎么能够安定?
像这些地方,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常常见到,小过失不惩治,慢慢就养成他大恶,而且这个影响不好,养成人人敢作恶,这个社会怎么能够安定?所以儒佛是师道,今天我们极力提倡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是北京师范大学提出来的。我看到了非常好,要把这八个字发扬光大,不限于北京城,我们要把它流通到全世界。我们天天在讲,同学们天天也都在听,有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有这个意识那你就是积德,真实的德行你心里头有了,你能把这个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就是积功,积德累功是这样成就的。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能不能给社会做一个好样子?要存这个心,要这样行事,你就对了。所以一定要想,我这个做法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对于将来一些学人有些什么影响?要常常想到这个地方。所以要知道,往往善行后面是恶事,不能不警觉。有一些是恶行后面后果很好,善事,这个所谓是偏中有正;善行后来影响不善,是正中有偏。眼前做的事不好,可是它的影响是好的,那就是偏中有正。 这些事情,如果没有相当深的涵养,你怎么能觉察得出来?而且这些事情一接触就要明了,不是事情过后才想到,那个来不及了。遇到事情就明白,能够当机立断,这是学问,这是真实的功夫。平时存养不够深厚,临事就免不了有过失,许多过失是无法弥补的。尤其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没有人讲道了,也没有人讲理了,乱世。乱世当中,我们立志要想做好人、做圣贤谈何容易?这正是佛在经上常讲,如果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做不到,希求是一桩事情,能不能满愿又是一桩事情。可是真正发愿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都会有成就,只要不退心,好善好德的念不会退转,这是因。缘是好学,真正肯好学,那是佛法里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就会得到佛菩萨的照顾。你有好的愿,你不好学,不会成就;你好学,没有大愿,也不能成就。行愿相资这才能成就,这个道理佛经里面讲得太多。古今这大圣大贤,我们从表面看,没有一个不好学,诸佛菩萨是好学人的好榜样,我们应当要学习。
恭选自太上感应篇  (第三十二集)  1999/6/1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32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