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浄空法師:哪些是該做的,哪些不該做?
我們學佛,諸位知道,佛教是教育,是什麼教育?是聖賢的教育。學佛的目的就是學作聖人、學作賢人,用佛法的術語來講,學作佛、學作菩薩。佛菩薩是至善之人,儒家講「止於至善」,這四個字諸佛如來才真正做到究竟圓滿,至善是性德圓滿的流露;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做一個至善之人,我們應該要作佛、要作菩薩。作佛菩薩,對一切眾生來說是天經地義。
我們現在是凡夫,迷失了自性。尤其是生在現代這個時代,苦難太多了。這些苦難對於人的折磨,固然是可畏懼的,但是也能夠令凡夫覺醒,這一棒把我們打醒了;醒過來之後,這才肯回頭。真的回頭,徹底回頭,恢復自己的本性,這就是佛,就是菩薩,就是儒家所講的大聖大賢。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常常想,哪些是該做的,哪些不該做的?你能夠把該與不該搞清楚、搞明白,你就不迷惑顛倒,你智慧就開了,你修學、做人,功夫自然就得力了。這就是佛法教誨當中常講的,「辨別真妄」,真是我們應該做的,虛妄是不應該的;「邪正」,正是我們應該要做,邪就不應該做;「是非」,是應該做,非就不應該做;「善惡」,善是應該做,惡是不應該做;「利害」,利是應該做,害是不應該做。
這個利害不是對自己。世間許許多多人學佛,把利害都看作是我個人的利害,錯了!這個利害是說,對社會有利還是有害,對國家有利還是有害,對一切眾生是有利還是有害,不是對自己。諸位要懂得,如果這個利害是對自己來講的,錯了,那不是佛法,那是輪迴法。利害如是,前面所講的四對亦復如是,真妄不是對自己說的,邪正也不是對自己說的,是非、善惡都不是對自己說的。諸位從這個地方把念頭轉過來,你就可以學佛了。如果把這些邪正、是非、善惡、利害統統都以自己做標準,你還是個凡夫,怎麼學也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不能脫離六道輪迴,我們大家都明白,佛說得很清楚,決定墮三惡道。
六道眾生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我常說,佛經典裡頭也是這個比喻,到三善道來,就好比是度假觀光旅遊;墮三惡道,你又回老家去了,六道眾生的老家是三惡道。佛在經上雖然常常提示、常常說,幾個人把佛所說的當作一回事?如果把佛的教誨認真當作一回事來看,他就會認真努力,想方設法擺脫輪迴。然而他沒有把佛的教誨當作一回事情,耳邊風,聽了就忘掉,依舊是為非作歹,依舊搞六道輪迴。佛菩薩實在慈悲到極處,我們是如是的悖逆、頑固,佛沒有捨棄我們,生生世世還是在我們旁邊提醒我們,啟示我們,無數次的重複教導我們。佛的恩德不是父母能比,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一生的,佛菩薩對我們恩德是生生世世,無量劫來永遠不捨。
我們要怎樣落實佛菩薩慈悲的教誨?我講到「忠孝」兩個字,我把這兩個字的內涵範圍涵蓋了全部的佛法,就是佛家所講的大總持法門。用中國話來說,佛菩薩教我們,沒有別的,教忠教孝而已矣!千經萬論不離這兩個字。忠是中道第一義諦,孝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諸法實相。實相是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這是實相。從心性理體流露出來的慈悲,流露出來的博愛。博愛兩個字,諸位《無量壽經》念多了,你曉得,這兩個字是出在《無量壽經》上。清淨平等的愛心,純一的愛心,佛是教我們這樁事情。教我們以純善的心、清淨平等的愛心,愛人,愛一切人;愛物,愛一切物。
恭選自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集) 1999/7/8 香港 檔名:19-012-0050
浄空法師:哪些是該做的,哪些不該做?
我們學佛,諸位知道,佛教是教育,是什麼教育?是聖賢的教育。學佛的目的就是學作聖人、學作賢人,用佛法的術語來講,學作佛、學作菩薩。佛菩薩是至善之人,儒家講「止於至善」,這四個字諸佛如來才真正做到究竟圓滿,至善是性德圓滿的流露;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做一個至善之人,我們應該要作佛、要作菩薩。作佛菩薩,對一切眾生來說是天經地義。
我們現在是凡夫,迷失了自性。尤其是生在現代這個時代,苦難太多了。這些苦難對於人的折磨,固然是可畏懼的,但是也能夠令凡夫覺醒,這一棒把我們打醒了;醒過來之後,這才肯回頭。真的回頭,徹底回頭,恢復自己的本性,這就是佛,就是菩薩,就是儒家所講的大聖大賢。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常常想,哪些是該做的,哪些不該做的?你能夠把該與不該搞清楚、搞明白,你就不迷惑顛倒,你智慧就開了,你修學、做人,功夫自然就得力了。這就是佛法教誨當中常講的,「辨別真妄」,真是我們應該做的,虛妄是不應該的;「邪正」,正是我們應該要做,邪就不應該做;「是非」,是應該做,非就不應該做;「善惡」,善是應該做,惡是不應該做;「利害」,利是應該做,害是不應該做。
這個利害不是對自己。世間許許多多人學佛,把利害都看作是我個人的利害,錯了!這個利害是說,對社會有利還是有害,對國家有利還是有害,對一切眾生是有利還是有害,不是對自己。諸位要懂得,如果這個利害是對自己來講的,錯了,那不是佛法,那是輪迴法。利害如是,前面所講的四對亦復如是,真妄不是對自己說的,邪正也不是對自己說的,是非、善惡都不是對自己說的。諸位從這個地方把念頭轉過來,你就可以學佛了。如果把這些邪正、是非、善惡、利害統統都以自己做標準,你還是個凡夫,怎麼學也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不能脫離六道輪迴,我們大家都明白,佛說得很清楚,決定墮三惡道。
六道眾生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我常說,佛經典裡頭也是這個比喻,到三善道來,就好比是度假觀光旅遊;墮三惡道,你又回老家去了,六道眾生的老家是三惡道。佛在經上雖然常常提示、常常說,幾個人把佛所說的當作一回事?如果把佛的教誨認真當作一回事來看,他就會認真努力,想方設法擺脫輪迴。然而他沒有把佛的教誨當作一回事情,耳邊風,聽了就忘掉,依舊是為非作歹,依舊搞六道輪迴。佛菩薩實在慈悲到極處,我們是如是的悖逆、頑固,佛沒有捨棄我們,生生世世還是在我們旁邊提醒我們,啟示我們,無數次的重複教導我們。佛的恩德不是父母能比,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一生的,佛菩薩對我們恩德是生生世世,無量劫來永遠不捨。
我們要怎樣落實佛菩薩慈悲的教誨?我講到「忠孝」兩個字,我把這兩個字的內涵範圍涵蓋了全部的佛法,就是佛家所講的大總持法門。用中國話來說,佛菩薩教我們,沒有別的,教忠教孝而已矣!千經萬論不離這兩個字。忠是中道第一義諦,孝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諸法實相。實相是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這是實相。從心性理體流露出來的慈悲,流露出來的博愛。博愛兩個字,諸位《無量壽經》念多了,你曉得,這兩個字是出在《無量壽經》上。清淨平等的愛心,純一的愛心,佛是教我們這樁事情。教我們以純善的心、清淨平等的愛心,愛人,愛一切人;愛物,愛一切物。
恭選自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集) 1999/7/8 香港 檔名:19-012-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