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謙卑要怎麼修?
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全靠自己。要怎麼修?我提醒同修不只千遍,一定要扎根。換句話說,千萬不要小看了《弟子規》,沒有《弟子規》就沒有十善業。可以說十善業的落實,在生活上就是《弟子規》,你沒有《弟子規》,哪來的十善業?沒有十善業,你所修的,無論出家在家,你修的是福報,你修的不是功德,是福德。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超越輪迴,但是有福,無論你在哪一道,你有福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福德好修,功德可不好修。佛門有句諺語說「火燒功德林」,再給你說得清楚,是「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我們佛門所以修不到功德,一發脾氣,你所修的功德就燒得乾乾淨淨。你要說你功德積累了多少,你就想到什麼時候沒有發脾氣到現在,這段時期你修的功德在;你發脾氣,那一段完了,沒有了。如果臨命終時發一頓脾氣,就一生的功德全部都完了,你一點功德都沒有。這個道理要懂,佛講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
這貪瞋痴叫三毒,我們現在講病毒,最嚴重的三種病毒。你看你貪心重,餓鬼道;瞋恚心重,喜歡發脾氣,地獄道;愚痴就是邪正、是非、真妄、好歹都不能辨別,畜生道。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戒定慧就是對治三惡道的,戒對治貪,定對治瞋恚,慧對治愚痴。佛教給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就不墮惡道,那你修的福在人天兩道享,好!人天福報。可是人天福報,天人,上品十善,人是中品十善。那我們起心動念與十善相不相應?真的相應,真的相應是在行持上,不是在口頭上,講得好沒有用,不能自度,要做到,真正做到。
從內心裡面生出謙卑,謙卑要怎麼修?想想過去跟我一起同參道友他們都成佛,都成菩薩了,我今天還淪落在惡道裡頭,還在造業,慚不慚愧?慚愧心生起來,才能做到謙虛,才能做到尊重別人。祖師為我們做榜樣,連蚊蟲螞蟻都尊重,為什麼?說不定牠來生到人道,牠就成佛,我還在六道輪迴。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不是不可能。他在惡道裡頭報盡,罪消盡了,又回到人間來,人間再遇到佛法,如果過去生中,他佛法底子很深,遇到緣,他就接上,你怎麼可以輕慢牠?一個蚊子、一個蒼蠅、一個老鼠、一個蟑螂,說不定成佛在我先。如果連這些小動物,你都不敢輕慢,你見到牠都合掌恭敬,稱牠菩薩,我們對人就沒有問題,對人才真正做到真誠恭敬。
我常常勸同修接受別人批評,人家毀謗、侮辱接受,接受認真反省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決定不要批評人。批評人的人,都是大善知識,真是救度眾生,我們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真正大善知識批評人,他知道時節因緣,你的煩惱習氣很重,你不能接受,他不批評。我跟李老師十年,這點是我看得非常清楚。跟他學教的同學,我們跟他學經的二十幾個同學,裡面有三、四個,老師從來不批評他們;對一般同學有批評,對這幾位同學沒有批評。時間久了,我們就覺得奇怪,雖然不說,老師看出來。沒有人的時候就告訴我,他說這幾個為什麼不能講他?他不接受。你這一說,臉就紅了,這樣他不能接受你常常講他,就跟他結冤仇了,他會懷恨、記恨在心。以後就搞成冤冤相報,那大錯特錯。能接受的,要批評他,要說他,他能改過,他會感恩;不能接受的,絕對不可以批評。但是要知道,這社會大眾真正願意接受的,太少太少!一百個人裡頭一個人都難找到。那在這情況之下,我們又不是真正大善知識,哪有資格批評人!所以凡事隨緣好,小心好,謹慎好,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真正聰明人,真是上上根人。就像蕅益大師所說的,蕅益大師,不是蓮池大師,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很滿足了,這個對!向上的品位不容易修,同居土下品下生不難。造作極重罪業,能夠懺悔的人都能往生,所以我們信守祖師這句話。這次我在杭州,還特別到蕅益大師道場去看。他老人家的墳墓還在,我們去拜了。所以這個問題完全在自己,自己有高度的警覺,要常常讀經聽經;不讀經,不聽經,很容易有迷惑,這是我們自己有這個經驗。我這麼多年來,如果不是天天接觸經典,不行!旅行當中,雖然不能講經,我講經沒有中斷,我接近客人,一個也好,兩個也好,跟他們所講的全是經教。這講經沒中斷,只是不能在攝影棚對大眾講經,那就各人緣分不相同。所以自己讀誦,勸人是勸自己,自己得十分之八的利益,別人只得十分之二。苦口婆心勸人,大部分的利益是自利,自他雖然是不二,確實自利的成分多。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二) (共一集) 2008/4/11 華嚴講堂 檔名:21-442-0001
淨空法師:謙卑要怎麼修?
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全靠自己。要怎麼修?我提醒同修不只千遍,一定要扎根。換句話說,千萬不要小看了《弟子規》,沒有《弟子規》就沒有十善業。可以說十善業的落實,在生活上就是《弟子規》,你沒有《弟子規》,哪來的十善業?沒有十善業,你所修的,無論出家在家,你修的是福報,你修的不是功德,是福德。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超越輪迴,但是有福,無論你在哪一道,你有福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福德好修,功德可不好修。佛門有句諺語說「火燒功德林」,再給你說得清楚,是「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我們佛門所以修不到功德,一發脾氣,你所修的功德就燒得乾乾淨淨。你要說你功德積累了多少,你就想到什麼時候沒有發脾氣到現在,這段時期你修的功德在;你發脾氣,那一段完了,沒有了。如果臨命終時發一頓脾氣,就一生的功德全部都完了,你一點功德都沒有。這個道理要懂,佛講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
這貪瞋痴叫三毒,我們現在講病毒,最嚴重的三種病毒。你看你貪心重,餓鬼道;瞋恚心重,喜歡發脾氣,地獄道;愚痴就是邪正、是非、真妄、好歹都不能辨別,畜生道。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戒定慧就是對治三惡道的,戒對治貪,定對治瞋恚,慧對治愚痴。佛教給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就不墮惡道,那你修的福在人天兩道享,好!人天福報。可是人天福報,天人,上品十善,人是中品十善。那我們起心動念與十善相不相應?真的相應,真的相應是在行持上,不是在口頭上,講得好沒有用,不能自度,要做到,真正做到。
從內心裡面生出謙卑,謙卑要怎麼修?想想過去跟我一起同參道友他們都成佛,都成菩薩了,我今天還淪落在惡道裡頭,還在造業,慚不慚愧?慚愧心生起來,才能做到謙虛,才能做到尊重別人。祖師為我們做榜樣,連蚊蟲螞蟻都尊重,為什麼?說不定牠來生到人道,牠就成佛,我還在六道輪迴。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不是不可能。他在惡道裡頭報盡,罪消盡了,又回到人間來,人間再遇到佛法,如果過去生中,他佛法底子很深,遇到緣,他就接上,你怎麼可以輕慢牠?一個蚊子、一個蒼蠅、一個老鼠、一個蟑螂,說不定成佛在我先。如果連這些小動物,你都不敢輕慢,你見到牠都合掌恭敬,稱牠菩薩,我們對人就沒有問題,對人才真正做到真誠恭敬。
我常常勸同修接受別人批評,人家毀謗、侮辱接受,接受認真反省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決定不要批評人。批評人的人,都是大善知識,真是救度眾生,我們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真正大善知識批評人,他知道時節因緣,你的煩惱習氣很重,你不能接受,他不批評。我跟李老師十年,這點是我看得非常清楚。跟他學教的同學,我們跟他學經的二十幾個同學,裡面有三、四個,老師從來不批評他們;對一般同學有批評,對這幾位同學沒有批評。時間久了,我們就覺得奇怪,雖然不說,老師看出來。沒有人的時候就告訴我,他說這幾個為什麼不能講他?他不接受。你這一說,臉就紅了,這樣他不能接受你常常講他,就跟他結冤仇了,他會懷恨、記恨在心。以後就搞成冤冤相報,那大錯特錯。能接受的,要批評他,要說他,他能改過,他會感恩;不能接受的,絕對不可以批評。但是要知道,這社會大眾真正願意接受的,太少太少!一百個人裡頭一個人都難找到。那在這情況之下,我們又不是真正大善知識,哪有資格批評人!所以凡事隨緣好,小心好,謹慎好,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真正聰明人,真是上上根人。就像蕅益大師所說的,蕅益大師,不是蓮池大師,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很滿足了,這個對!向上的品位不容易修,同居土下品下生不難。造作極重罪業,能夠懺悔的人都能往生,所以我們信守祖師這句話。這次我在杭州,還特別到蕅益大師道場去看。他老人家的墳墓還在,我們去拜了。所以這個問題完全在自己,自己有高度的警覺,要常常讀經聽經;不讀經,不聽經,很容易有迷惑,這是我們自己有這個經驗。我這麼多年來,如果不是天天接觸經典,不行!旅行當中,雖然不能講經,我講經沒有中斷,我接近客人,一個也好,兩個也好,跟他們所講的全是經教。這講經沒中斷,只是不能在攝影棚對大眾講經,那就各人緣分不相同。所以自己讀誦,勸人是勸自己,自己得十分之八的利益,別人只得十分之二。苦口婆心勸人,大部分的利益是自利,自他雖然是不二,確實自利的成分多。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二) (共一集) 2008/4/11 華嚴講堂 檔名:21-44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