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如何學佛,作佛
所以「以私廢公」,完全顧慮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方便,不顧大眾,自己多一分方便,大眾就受一分損害。所以這個地方很簡單的,我們要建立一個概念,我們是學佛,還是願意繼續不斷再去當凡夫?如果要願意學佛,要作佛,眾生第一,一切為眾生,捨己為人,活在世間都是為眾生的。一定要讀經,要解義,要依教奉行,在生活當中去修,離開生活沒有地方修行。修行,就是說我們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把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作法修正過來叫修行。諸佛如來所表現的完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最完美的德行,沒有一絲毫缺陷。我們凡夫沒有見性,沒有見性就學佛菩薩那種行為。學佛菩薩,我們要記住,不是跟那個人學,他的行為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我們跟他學,就是我們自性的流露,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佛法,絕不是說牽著鼻子跟他走,不是的,那個錯誤了。是他見性了,我們沒有見性,我們學他這個模樣,自己會見性。所以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成見,放下自己的見解,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聽從佛的教誨,這叫皈依。從哪裡皈?自己要曉得。從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從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回過頭來皈,依佛菩薩的教誨。我們初學佛,沒有見性,一定要用這個方法。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的『太上感應篇』第132集
淨空法師:如何學佛,作佛
所以「以私廢公」,完全顧慮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方便,不顧大眾,自己多一分方便,大眾就受一分損害。所以這個地方很簡單的,我們要建立一個概念,我們是學佛,還是願意繼續不斷再去當凡夫?如果要願意學佛,要作佛,眾生第一,一切為眾生,捨己為人,活在世間都是為眾生的。一定要讀經,要解義,要依教奉行,在生活當中去修,離開生活沒有地方修行。修行,就是說我們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把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作法修正過來叫修行。諸佛如來所表現的完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最完美的德行,沒有一絲毫缺陷。我們凡夫沒有見性,沒有見性就學佛菩薩那種行為。學佛菩薩,我們要記住,不是跟那個人學,他的行為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我們跟他學,就是我們自性的流露,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佛法,絕不是說牽著鼻子跟他走,不是的,那個錯誤了。是他見性了,我們沒有見性,我們學他這個模樣,自己會見性。所以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成見,放下自己的見解,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聽從佛的教誨,這叫皈依。從哪裡皈?自己要曉得。從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從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回過頭來皈,依佛菩薩的教誨。我們初學佛,沒有見性,一定要用這個方法。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的『太上感應篇』第13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