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古人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講要明理,落實在事相上就是恩義。所以「受恩不感」,這是大惡,一般人疏忽了,不學他就不知道,學了以後就明白了。如果是「念怨不休」,這個過失就更大了。哪些人於我們有恩?佛經上講得最透徹,講得最明白,我們每天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都是在嘴皮上滑過,真正的意思沒有體會到。這四種都是重恩大德,我們深受其恩,沒有絲毫感恩的心,所以修道怎麼能成功?修行毛病過失怎麼能改掉?這四恩,第一個是「父母之恩」。如何報父母之恩?父母在世要盡孝養之道,父母不在世,古人所謂的「榮宗耀祖」。我們今天所作所為,能不能真正做到社會大眾對我們的父母尊重、讚歎,使父母得到榮耀,這是榮宗耀祖。父母不在,如是報恩。為什麼社會大眾對你的父母讚歎?你的德行好、學問好,對社會大眾有貢獻。這樁事情幾個人想到?所以四重恩裡,第一個是父母恩。前面講到忠孝,我們說了很多。如何盡孝?在學校念書的時候,不能認真努力學習功課,不孝;不敬老師,不孝;不能夠和睦同學,也不孝,要樣樣都好,尊師重道,友愛同學,做學生的孝道。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想想我這個念頭、我這種行為,父母看了歡不歡喜?如果父母看到不歡喜,我們這樣做就是不孝。古時候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水平比現在高,古人都是希望兒女成聖成賢,讀書志在聖賢,學佛志在佛菩薩。這是念父母之恩。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古人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講要明理,落實在事相上就是恩義。所以「受恩不感」,這是大惡,一般人疏忽了,不學他就不知道,學了以後就明白了。如果是「念怨不休」,這個過失就更大了。哪些人於我們有恩?佛經上講得最透徹,講得最明白,我們每天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都是在嘴皮上滑過,真正的意思沒有體會到。這四種都是重恩大德,我們深受其恩,沒有絲毫感恩的心,所以修道怎麼能成功?修行毛病過失怎麼能改掉?這四恩,第一個是「父母之恩」。如何報父母之恩?父母在世要盡孝養之道,父母不在世,古人所謂的「榮宗耀祖」。我們今天所作所為,能不能真正做到社會大眾對我們的父母尊重、讚歎,使父母得到榮耀,這是榮宗耀祖。父母不在,如是報恩。為什麼社會大眾對你的父母讚歎?你的德行好、學問好,對社會大眾有貢獻。這樁事情幾個人想到?所以四重恩裡,第一個是父母恩。前面講到忠孝,我們說了很多。如何盡孝?在學校念書的時候,不能認真努力學習功課,不孝;不敬老師,不孝;不能夠和睦同學,也不孝,要樣樣都好,尊師重道,友愛同學,做學生的孝道。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想想我這個念頭、我這種行為,父母看了歡不歡喜?如果父母看到不歡喜,我們這樣做就是不孝。古時候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水平比現在高,古人都是希望兒女成聖成賢,讀書志在聖賢,學佛志在佛菩薩。這是念父母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