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今天再好的老師都沒有辦法教學生?
古人夫婦一生相敬如賓,家庭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一個兒童從出生到六、七歲,接受的是父母的教育,這個教育是根。六、七歲之後再親近老師,老師是從這個根上幫助他茁壯,開花結果。今天再好的老師都沒有辦法教學生,為什麼?根沒有了。佛家的教育還是從這個根本上發展出來的,沒有良好的家教,你出家,佛也教不了你。所以說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諸位要是念古書,讀中國的小學,但不是現在的小學校,中國的小學就是所謂怎樣教育童子、兒童。童蒙的教學,這屬於小學,特別著重在倫理德行、言語,知道怎樣說話。父母、尊長,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給家裡面的兒童做好榜樣,他都有責任的。所以小孩每天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這裡扎根的,一生都不會改變,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薰修的。
我們到現在這種年齡才聽到這些話,聽了之後能夠接受,能夠相信,能夠思惟,能夠去奉行,這是佛法裡面講的,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我們這一生沒有人教我們,我們過去生中還是有這個根,所以接觸佛法之後,聽到佛的教誨,我們這個善根發現,這個善根不是今生的,過去生中培的,還是有用,能起得了作用的。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善根是聽了明白這些道理,這是善根;福德是懂得之後嚮往,一心一意要去做,把它落實,這是福德。我們能夠聞到佛法,能夠讀古人的書籍,這是緣分,這個古籍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人要讀書,要發憤去讀書,要明理。如何在這個時代拯救自己,幫助別人,這就是菩薩事業。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從最基本的倫理落實。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太上感應篇』之176集
淨空法師:「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今天再好的老師都沒有辦法教學生?
古人夫婦一生相敬如賓,家庭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一個兒童從出生到六、七歲,接受的是父母的教育,這個教育是根。六、七歲之後再親近老師,老師是從這個根上幫助他茁壯,開花結果。今天再好的老師都沒有辦法教學生,為什麼?根沒有了。佛家的教育還是從這個根本上發展出來的,沒有良好的家教,你出家,佛也教不了你。所以說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諸位要是念古書,讀中國的小學,但不是現在的小學校,中國的小學就是所謂怎樣教育童子、兒童。童蒙的教學,這屬於小學,特別著重在倫理德行、言語,知道怎樣說話。父母、尊長,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給家裡面的兒童做好榜樣,他都有責任的。所以小孩每天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這裡扎根的,一生都不會改變,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薰修的。
我們到現在這種年齡才聽到這些話,聽了之後能夠接受,能夠相信,能夠思惟,能夠去奉行,這是佛法裡面講的,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我們這一生沒有人教我們,我們過去生中還是有這個根,所以接觸佛法之後,聽到佛的教誨,我們這個善根發現,這個善根不是今生的,過去生中培的,還是有用,能起得了作用的。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善根是聽了明白這些道理,這是善根;福德是懂得之後嚮往,一心一意要去做,把它落實,這是福德。我們能夠聞到佛法,能夠讀古人的書籍,這是緣分,這個古籍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人要讀書,要發憤去讀書,要明理。如何在這個時代拯救自己,幫助別人,這就是菩薩事業。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從最基本的倫理落實。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太上感應篇』之17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