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修福不要享福,福報到什麼時候享?


Listen Later

淨空法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修福不要享福,福報到什麼時候享?

此地它也引用《孟子》一句話說,「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所說的非常之深刻,跟佛法講的不謀而合。我們一生修福,修福不要享福,福報到什麼時候享?死於安樂,這是真有智慧、真有聰明,福報在臨終時候享。臨終時候享的是什麼福?什麼樂?臨終沒有病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到哪裡去,這是真的福報。如果在平常一生當中把福報享盡,臨終的時候糊裡糊塗死去,去到哪裡自己不知道,這就是佛法講的墮三途。一般人死了以後來生能得人身,走的時候瑞相都很好,神志清楚,不迷惑顛倒。積功累德能生天的,臨終的時候都有天樂來迎接,我們在古人讀書筆記裡面看到很多,那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念佛往生,有佛菩薩來迎接。去年年初,今年二000年,應該算前年了,一九九八年,新加坡有一位林醫生往生,年歲也不是很大,虔誠的佛教徒,一生行醫為病人服務,他創辦了一個「觀音救苦會」,他做會長。臨終的時候,跟李木源居士說想跟我見一面,那時候體力不行了。李居士告訴我。我說不必他來,我去看他好了。我送他念珠、送他佛像,大概我跟他見面一個多星期之後,他就走了,走的時候瑞相希有。有一些助念同修在他身邊,最後他說:「我看到一片金光。」最後講「我看不見你們了,我只看到一片金光。」安詳自在的往生了。   

一生當中,所謂是「生於憂患」,這個憂患不是為自己,是為社會、為眾生、為人民服務,唯恐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夠好,認真努力把服務的工作做好,臨終必定得安樂。所以孟子這句話是經驗之談,這個道理很深,我們要細心去揣摩,好好的來學習。只有這是真實的福報,你一生所享的不見得是真實的,臨終走的時候手忙腳亂,迷惑顛倒,那叫真正可惜,這一生空過了。

節選自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講記』之第156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