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崇信聖賢者,未有不獲聖賢之報者」,這一句話結得好,也是勉勵我們,我們要崇敬信仰聖賢人的教誨。什麼是崇敬?什麼是信仰?總在依教奉行,我們才能夠得到如聖賢所說的真實果報。第六十節一句:
【侵凌道德。】
註解一開端就告訴我們,「世間道德之人」,哪些是道德之人?「如讀書明理之儒士」,儒家;「刻苦修行之僧道」,這是有道德之人。換句話說,道是明理,德是能將他所明之理落實在生活上,叫德行。下面說「言為法則,行則楷模」,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樣的人就是道德之士。他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為社會、是為眾生的,不是為自己的。所以說「超等出倫」,他們超越一般普通人,從哪裡超越?普通人起心動念沒有不為自己的,心量窄小。道德之人,心量廣大,在佛法裡面講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無論我們現前是什麼樣的身分,是從事哪一種行業,都要懂得這個道理,都應當要修學。所以心要大,諺語常說:「量大福大」,人人都希求大福報,大福報從哪裡來的?不知道,先人的教誨教得太多了,而我們疏忽了。也常常聽,甚至於自己也常常說,說了聽了沒在意,沒有在意是沒有真正把它放在心上,沒有真正把它放在行為上,所以殊勝的果報自己得不到。
太上感應篇 (第一二八集) 1999/11/1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128
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崇信聖賢者,未有不獲聖賢之報者」,這一句話結得好,也是勉勵我們,我們要崇敬信仰聖賢人的教誨。什麼是崇敬?什麼是信仰?總在依教奉行,我們才能夠得到如聖賢所說的真實果報。第六十節一句:
【侵凌道德。】
註解一開端就告訴我們,「世間道德之人」,哪些是道德之人?「如讀書明理之儒士」,儒家;「刻苦修行之僧道」,這是有道德之人。換句話說,道是明理,德是能將他所明之理落實在生活上,叫德行。下面說「言為法則,行則楷模」,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樣的人就是道德之士。他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為社會、是為眾生的,不是為自己的。所以說「超等出倫」,他們超越一般普通人,從哪裡超越?普通人起心動念沒有不為自己的,心量窄小。道德之人,心量廣大,在佛法裡面講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無論我們現前是什麼樣的身分,是從事哪一種行業,都要懂得這個道理,都應當要修學。所以心要大,諺語常說:「量大福大」,人人都希求大福報,大福報從哪裡來的?不知道,先人的教誨教得太多了,而我們疏忽了。也常常聽,甚至於自己也常常說,說了聽了沒在意,沒有在意是沒有真正把它放在心上,沒有真正把它放在行為上,所以殊勝的果報自己得不到。
太上感應篇 (第一二八集) 1999/11/1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