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講記之『假借不還』


Listen Later

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講記之『假借不還』

『假借不還』,這是我們向人家借東西,借了之後怎麼?借了之後不還,這是屬於偷盜的行為,借了不還是屬於偷盜。沒有得到別人同意而據為己有,都是屬於偷盜。偷盜的果報是什麼?貧窮。你盜人的財物,將來果報你就缺乏財物,你的物質生活會過得很辛苦。你要是盜法,得愚痴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要懂得。所以一切作為,自己立刻就能想到,因果的道理與感應,我們就知道怎樣處事待人接物,你就在因上做得很圓滿,你的果報哪有不善!種善因得善果。世尊為我們講的《十善業道經》,你看經中所說的,你修善,你得什麼樣的果報;你造作的不善,那果報恰恰相反。我們以善心待人,別人以善行回報我們;我們以惡語向人,別人回給我們的也是惡語。由此可知,惡意向人,實際上是惡意向己;善意待人,那真的是善意待己,這是我們常講的自他不二。在這個地方要深深的悟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對別人好是真正對自己好。

  小註裡頭裡面有幾句話,我們應當要記住,「凡借人物,須加愛護。向人借物,非不得已,不須借也。借而用畢,隨即歸還」。這幾句話是真理,我們要牢牢的記在心上,決定不可以違犯。我向人借東西,實在是不得已才借,能夠不借,最好就不要借,實在不得已這才向人借。借來的東西,確實借來的物品要愛護,決定不能損壞,用完之後,趕快歸還。但是有這種品德的人不多。我在年輕的時候,跟諸位說生活非常困苦,我是一無所有。我喜歡書,所以很微薄的那點待遇,我真是省吃儉用,喜歡買書,喜歡讀書。我的書不借給別人,為什麼不借?曾經借過幾次,回來的時候面目全非,所以以後我的書就不借給人,那個時候是這麼一個情形。接受章嘉大師教誨之後,懂得要修布施,於是人家向我借書,我就借給他了;損壞的,回來我自己再來修補。尤其是線裝書,跟這個書不一樣的,線裝書是雙頁的,破損了之後,我自己來修復。看完之後立刻歸還,過去跟我往來的人,只有一個人聖嚴法師,在台灣法鼓山的,這是我的同戒。他有信用,而且他跟我借去的書保持得相當完好,他有這個品德。其他的法師就靠不住了。還有一些少數,借去之後就沒有了,你再問他,有的時候他不承認,「我沒借你的。」你說這有什麼法子?也沒有打借條。還有一些承認,「我找不到,不知道放哪兒去了。」這就無可奈何。這都是不負責任,說實在話,都有因果關係。

  我們平素要養成良好的德行,我們肯幫助別人,別人也肯幫助我;我們能夠愛護別人的東西,別人也會愛護我們的,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些雖然是平常、日常生活當中的小事,有關於我們的德行,有關係我們將來的果報,這都是在造因。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節選自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講記』之第167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