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天災人禍如何消除?
《感應篇》的第一句: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這句話是說明感應道交的原理,文字雖然簡單,道理非常深刻。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所謂是心電感應。心是真的,電是比喻,比喻總不能比喻到恰到好處,只能比喻彷彿。因為在世間物理的現象,似乎是電的速度最快,跟光速度相等。而心感應的速度,比光、比電不知道要快多少,簡直是不能比。電波的速度一秒鐘才三十萬公里,心裡面念頭的速度,念頭才生就遍虛空法界,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多次跟諸位報告過,這是說感應的原理。《彙編》裡面這個內容非常豐富,舉出許多的公案故事來做證明。其實這些例證是舉不盡的,只要我們冷靜觀察,我們一生當中,自己跟周邊的環境,就能夠體驗到感應是真實的現象,西方人所謂是真理。
《彙編》裡面第五段,舉唐代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段話,這一段話說得很好,在《壇經》裡面,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一句是總說,跟此地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一個意思。方寸就是我們的念頭,心裡面起心動念就感得吉凶禍福,小的果報叫吉凶,大的就稱為禍福。佛在經上說,「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又說罪福這兩樁事情,苦樂這兩種果報,都是身語意三業造作所招感的。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如果明白這個道理,那才真正說得上自求多福;不明白這個道理,隨順自己的煩惱、妄想造作,決定招感的凶禍。
所以,我們要想消除這個世間的天災人禍,能不能辦得到?答案是肯定的,決定可以辦得到。用什麼方法?教學。我這一次在澳洲,昆士蘭多元文化局的局長來看我,談到種族融合,宗教的融合,大家能夠放棄自己的成見,互相尊重,和睦相處,怎樣才能夠落實?因為他在澳洲主管這些事務,我跟他說了一句話,教育。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你建立一個政權,建立一個國家,統治人民,用什麼方法?教學為先。今天要想達到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除了教學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教學的內容是什麼?就是感應的道理。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明白,我們起心動念自然就收斂了。努力行善,善的標準是什麼?十善業道。人人都能奉行十善業道,天災人禍自然就沒有了,不會發生。
恭選自淨空法師1999年『太上感應篇』講記第6集
淨空法師:天災人禍如何消除?
《感應篇》的第一句: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這句話是說明感應道交的原理,文字雖然簡單,道理非常深刻。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所謂是心電感應。心是真的,電是比喻,比喻總不能比喻到恰到好處,只能比喻彷彿。因為在世間物理的現象,似乎是電的速度最快,跟光速度相等。而心感應的速度,比光、比電不知道要快多少,簡直是不能比。電波的速度一秒鐘才三十萬公里,心裡面念頭的速度,念頭才生就遍虛空法界,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多次跟諸位報告過,這是說感應的原理。《彙編》裡面這個內容非常豐富,舉出許多的公案故事來做證明。其實這些例證是舉不盡的,只要我們冷靜觀察,我們一生當中,自己跟周邊的環境,就能夠體驗到感應是真實的現象,西方人所謂是真理。
《彙編》裡面第五段,舉唐代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段話,這一段話說得很好,在《壇經》裡面,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一句是總說,跟此地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一個意思。方寸就是我們的念頭,心裡面起心動念就感得吉凶禍福,小的果報叫吉凶,大的就稱為禍福。佛在經上說,「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又說罪福這兩樁事情,苦樂這兩種果報,都是身語意三業造作所招感的。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如果明白這個道理,那才真正說得上自求多福;不明白這個道理,隨順自己的煩惱、妄想造作,決定招感的凶禍。
所以,我們要想消除這個世間的天災人禍,能不能辦得到?答案是肯定的,決定可以辦得到。用什麼方法?教學。我這一次在澳洲,昆士蘭多元文化局的局長來看我,談到種族融合,宗教的融合,大家能夠放棄自己的成見,互相尊重,和睦相處,怎樣才能夠落實?因為他在澳洲主管這些事務,我跟他說了一句話,教育。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你建立一個政權,建立一個國家,統治人民,用什麼方法?教學為先。今天要想達到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除了教學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教學的內容是什麼?就是感應的道理。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明白,我們起心動念自然就收斂了。努力行善,善的標準是什麼?十善業道。人人都能奉行十善業道,天災人禍自然就沒有了,不會發生。
恭選自淨空法師1999年『太上感應篇』講記第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