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有沒有給我們透過這個訊息?有,《文鈔》裡面說得太多了,說有很嚴重、很大的災難。這災難有沒有救?有救。他老人家教給我們《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能夠依照這三本書去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從這個基礎上老實念佛,這個災難就化解了。為什麼能化解?佛在經上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曾經讀過,「一切法從心想生」。人心天天想惡事,天天造惡行,感召得來的就是災難。如果從心地裡面把惡斷掉,想善的、想好的,我們最近幾年提倡四好,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劫難就轉過來。
為什麼不肯學好?學好從哪裡學起?從不自欺,不欺人開始。如果還是自欺欺人,你所做的都是假的,你這個劫難轉不過來。所以我常勸人,佛教給我們要破四相。破四相並不是對於高級修行人說的,諸位在《金剛經》上仔細去看,小乘須陀洹就離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須陀洹就開始了。須陀洹他自己不以為他自己證得須陀洹,這就是離四相。我們對於我、人、眾生、壽者有這樣堅固的執著分別,佛法的門都入不進去。初果是入門,要是像學校念書一樣,小學一年級,才入學。大乘法裡面,五十一個菩薩次第,是初信位的菩薩。四相要不捨離,初信位的菩薩你都不夠格,你學佛學得再好也不過是名字位中,有名無實。從前李炳老常講的,「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為什麼?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是輪迴業。學的是佛法,講的是佛法,造的是輪迴業,有什麼用處?
為什麼我們轉不過來?我們自己的罪業太重,無量劫來煩惱習氣斷不掉,表面上做得好像布施、持戒、忍辱,像那個樣子,裡面心裡像大火一樣、猛火一樣,不是平靜的。佛法的殊勝,殊勝在內部功夫做起,它叫內學。煩惱火,怎麼樣能夠把它熄掉,化為清涼?智慧。所以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講般若用了二十二年。唯有真實智慧,才能做到真誠、清淨、平等、覺悟、慈悲;沒有真實智慧,縱然做到,那是外表,那是一個假相,不是真實的。假相雖然也可愛,早晚會被人揭穿,你自己不能修行證果,那是偽裝的、是仿冒的,不是真實的。真實,你就曉得,決定不能離開戒定慧。戒,印光大師給我們提示,最淺顯的、最基本的,五戒十善,不能不做到,五戒十善就能改造命運,就能夠消除劫難。如果想成佛,如果想出離六道輪迴,想證聖果,那個基礎就是淨業三福。所以眼前雖然有眾多的災難,只要真正努力去學五戒十善,這個災難就能避免。
所以印光大師一生就提倡這樁事情,五戒十善,老實念佛。你們看看他老人家一生,做的是什麼?他的口號是十六個字,他真做到,「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印光大師一生就這十六個字,真做到,做得圓圓滿滿。敦倫盡分就是忠孝兩個字,倫是倫常,敦是和睦,一家和,一國和,一個世界和合,盡我們自己的本分。我們自己是個什麼身分,是在什麼工作崗位,要把自己的職責做到盡善盡美,這是盡分。我們現在是出家人的身分,出家人應該做什麼事情?要學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言行要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做真誠的榜樣,做清淨、平等、覺的榜樣,做慈悲的榜樣,做看破、放下的榜樣,做自在、隨緣的榜樣,做老實念佛的榜樣,這是出家人的本分。
對於僧團真誠的恭敬讚歎,古德常說,「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彼此互相恭敬,互相讚歎,一團和睦,佛法就興。不但我們這一個團體我們要和睦、要尊敬、要讚歎,擴大到這個世間、這個社會所有一切的團體,我們都要尊重、都要讚歎,和睦相處,互助合作。只要你真正做了三樁事情,這個事情就做到。第一個是真誠至善之心,真誠的善心;第二個是真實的愛心;第三個是無私、無條件的供養布施。你只要把這三樁事情做到,天下太平,連妖魔鬼怪都和合。中國諺語常講「仁者無敵」,你想想這句話,仁在佛法講是慈悲,大慈悲的人。什麼叫無敵?心裡頭沒有敵人。這個意思說大慈悲的人,能夠融合不同的族群,能夠融合一切眾生,這才是把忠孝做圓滿,真正是盡忠行孝。
恭選自太上感應篇 (第四十六集) 1999/7/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