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我是如何逃過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的?
問:請問老法師,在你的修行中,是如何讓自己徹底放下,透徹了悟世間一切都是空的。
答:完全靠經教的學習。我常常提醒同學們,學佛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裡面的煩惱習氣很重,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怎麼能夠敵得過?我唯一的方法就是講經。講經,我不是講給別人聽的,我是講給自己聽的,別人是附帶的;如果講給別人聽,我的目標達不到,所以我是講給自己聽。將自己修學的心得,跟大家在一起分享,你們得多少跟我不相干,所以我五十七年來,沒有一天中斷學經教,我的利益是從這裡得來的。
我的基礎,告訴諸位,是過去韓館長給我奠定的。我們相處三十年,三十年不是一個短時間,把我那一點毛病習氣統統給堵住了,這是對一生修行有大利益。你說我能夠不管錢、不管事、不管人嗎?這都是人之所好,都想管人管事管錢,我能不管嗎?我跟她相處,我不能管,她管了,她不准我管。道場建立,圖書館館長是她。你看也有不少悟字輩出家的,出家的都是跟她出家的,哪個來找跟我出家的時候,她決定不答應,她不收留的,跟她出家。所以我三十年,她對我的幫助就是讓我在講台上一天都不缺,我就很滿意了。所以逼著我不能不把管人管事管錢放下,徹底放下,她是我的大恩人!
沒有這樣一個善知識,我也逃不過這些誘惑,是好事,不是壞事。我的成就是她幫助的,所以她生天,她有大功德、大福德。我的成就愈大,她的福報就愈大。我對她沒有怨恨,我對她只有讚歎,只有恭敬,只有感恩。這個要知道,人家對待我們是成就我,她不是害我;如果她把名聞利養都交給我,那是害我,我會掉到陷阱裡面去。這是中國古諺語所說的,你要害一個人,你就叫他做當家,就叫他做執事,他有權,又管人、又管錢、又管財,絕大多數墮阿鼻地獄,這不是好事情。可是這些事情又不能沒有人做,一個道場總要有人做,所以道場不能不講經,不能不念佛。執事要聽經、要念佛,他要不聽經、不念佛,他管這些事情一定出漏子,那個果報非常不好。我們也可憐他,可憐他就是天天聽經,他沒聽懂,為什麼不懂?就是煩惱障礙了他,心浮氣躁,佛來講他都聽不懂,自己有業障!業障消除了,心地清淨,心平氣和,他就能聽懂。心浮氣躁,很難!太難、太難了!所以確實這是對現在修行,在家修行人有很多得利益的。
再過幾天,理工大學有三天,找我三天講一個題目,三個晚上,也許你們同學們都知道了。我找了兩個人,頭一天我講,就是「怎樣與災難共處」,現在災難很多,講《華嚴經》的智慧。第二天我找鍾茂森居士講《華嚴經》裡面的科學觀,這在學校講很適合。第三天我找的胡小林居士,講「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落實在企業」,這對於現代社會都很有幫助。所以怎樣救自己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別人對我們嚴厲斥責、障礙的,往往都是真正的大恩人。但是一般人受不了,一遇到這種人掉頭而去,還要加以毀謗,那他就沒有成就了。所以必須要很細心去觀察,能幫助我們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放下分別執著,這是真善知識,這總要認識,不可以恩將仇報。錢財絕不是好東西,享受是造業,所以常常想到本師,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苦行,給我們做出最好的示範,那才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修行要跟他學,要向他看齊,這樣子自己才不會墮落。底下一個問題:
問:你的教學碟我都看過,道理是知道了不少,但是總覺得自己是白學了。雖然連晚上睡覺半夢半醒時,思想都在控制叫自己不要想,一切都是假的,一定要放下,但是念頭總是一個接一個的,愈控制愈多。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很累,最近身體愈來愈差。有時候想如果我不懂佛法,也許還過得開心一點,請老法師慈悲開示。
答:這個現象,有!不是你一個人有,很多人都有。你不要去想這些,也不要想這個是真的,那個是假的,都不要去想。佛教給我們,專想阿彌陀佛,只要有念頭起來,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就好,肯定有效,你晚上睡覺就睡得很安穩了,就不會亂作夢了,這個法子妙絕了。「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至於佛經裡面講這些大道理,慢慢學,不著急。你學了還在想,你白學了,為什麼?馬鳴菩薩告訴我們,學了之後不可以想,你看他教我們三個原則,你聽講經,你讀佛經,都要懂得這三個原則。讀經不著文字相,聽經不著言說相,不著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不著心緣相,心緣就是你心裡想經上講的什麼意思,不要去想。為什麼?你要是著相,著相就執著,你有執著,你有分別,你白聽,你什麼都沒聽到,你必須把分別執著放下,你才真正聽到如來所說真實義。所以聽經的人多,聽懂的人不多,什麼原因?不會聽,就是像你一樣,你不會聽。會聽的是什麼都不想,就想阿彌陀佛就對了。因為你也不能不想,那個妄念一個接一個,怎麼辦?換成阿彌陀佛就好了,讓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這樣就好,好辦法!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法門最妙。
恭選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一百) (共一集) 2008/8/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474-0001
淨空法師:我是如何逃過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的?
問:請問老法師,在你的修行中,是如何讓自己徹底放下,透徹了悟世間一切都是空的。
答:完全靠經教的學習。我常常提醒同學們,學佛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裡面的煩惱習氣很重,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怎麼能夠敵得過?我唯一的方法就是講經。講經,我不是講給別人聽的,我是講給自己聽的,別人是附帶的;如果講給別人聽,我的目標達不到,所以我是講給自己聽。將自己修學的心得,跟大家在一起分享,你們得多少跟我不相干,所以我五十七年來,沒有一天中斷學經教,我的利益是從這裡得來的。
我的基礎,告訴諸位,是過去韓館長給我奠定的。我們相處三十年,三十年不是一個短時間,把我那一點毛病習氣統統給堵住了,這是對一生修行有大利益。你說我能夠不管錢、不管事、不管人嗎?這都是人之所好,都想管人管事管錢,我能不管嗎?我跟她相處,我不能管,她管了,她不准我管。道場建立,圖書館館長是她。你看也有不少悟字輩出家的,出家的都是跟她出家的,哪個來找跟我出家的時候,她決定不答應,她不收留的,跟她出家。所以我三十年,她對我的幫助就是讓我在講台上一天都不缺,我就很滿意了。所以逼著我不能不把管人管事管錢放下,徹底放下,她是我的大恩人!
沒有這樣一個善知識,我也逃不過這些誘惑,是好事,不是壞事。我的成就是她幫助的,所以她生天,她有大功德、大福德。我的成就愈大,她的福報就愈大。我對她沒有怨恨,我對她只有讚歎,只有恭敬,只有感恩。這個要知道,人家對待我們是成就我,她不是害我;如果她把名聞利養都交給我,那是害我,我會掉到陷阱裡面去。這是中國古諺語所說的,你要害一個人,你就叫他做當家,就叫他做執事,他有權,又管人、又管錢、又管財,絕大多數墮阿鼻地獄,這不是好事情。可是這些事情又不能沒有人做,一個道場總要有人做,所以道場不能不講經,不能不念佛。執事要聽經、要念佛,他要不聽經、不念佛,他管這些事情一定出漏子,那個果報非常不好。我們也可憐他,可憐他就是天天聽經,他沒聽懂,為什麼不懂?就是煩惱障礙了他,心浮氣躁,佛來講他都聽不懂,自己有業障!業障消除了,心地清淨,心平氣和,他就能聽懂。心浮氣躁,很難!太難、太難了!所以確實這是對現在修行,在家修行人有很多得利益的。
再過幾天,理工大學有三天,找我三天講一個題目,三個晚上,也許你們同學們都知道了。我找了兩個人,頭一天我講,就是「怎樣與災難共處」,現在災難很多,講《華嚴經》的智慧。第二天我找鍾茂森居士講《華嚴經》裡面的科學觀,這在學校講很適合。第三天我找的胡小林居士,講「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落實在企業」,這對於現代社會都很有幫助。所以怎樣救自己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別人對我們嚴厲斥責、障礙的,往往都是真正的大恩人。但是一般人受不了,一遇到這種人掉頭而去,還要加以毀謗,那他就沒有成就了。所以必須要很細心去觀察,能幫助我們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放下分別執著,這是真善知識,這總要認識,不可以恩將仇報。錢財絕不是好東西,享受是造業,所以常常想到本師,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苦行,給我們做出最好的示範,那才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修行要跟他學,要向他看齊,這樣子自己才不會墮落。底下一個問題:
問:你的教學碟我都看過,道理是知道了不少,但是總覺得自己是白學了。雖然連晚上睡覺半夢半醒時,思想都在控制叫自己不要想,一切都是假的,一定要放下,但是念頭總是一個接一個的,愈控制愈多。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很累,最近身體愈來愈差。有時候想如果我不懂佛法,也許還過得開心一點,請老法師慈悲開示。
答:這個現象,有!不是你一個人有,很多人都有。你不要去想這些,也不要想這個是真的,那個是假的,都不要去想。佛教給我們,專想阿彌陀佛,只要有念頭起來,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就好,肯定有效,你晚上睡覺就睡得很安穩了,就不會亂作夢了,這個法子妙絕了。「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至於佛經裡面講這些大道理,慢慢學,不著急。你學了還在想,你白學了,為什麼?馬鳴菩薩告訴我們,學了之後不可以想,你看他教我們三個原則,你聽講經,你讀佛經,都要懂得這三個原則。讀經不著文字相,聽經不著言說相,不著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不著心緣相,心緣就是你心裡想經上講的什麼意思,不要去想。為什麼?你要是著相,著相就執著,你有執著,你有分別,你白聽,你什麼都沒聽到,你必須把分別執著放下,你才真正聽到如來所說真實義。所以聽經的人多,聽懂的人不多,什麼原因?不會聽,就是像你一樣,你不會聽。會聽的是什麼都不想,就想阿彌陀佛就對了。因為你也不能不想,那個妄念一個接一個,怎麼辦?換成阿彌陀佛就好了,讓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這樣就好,好辦法!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法門最妙。
恭選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一百) (共一集) 2008/8/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47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