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 兇災危急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應對普遍的災難?What Causes the Disasters and What We Shall Do?


Listen Later

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現在的凶災、危急太多,太嚴重了,幾乎是遍及全球。什麼因素造成的?失教,古時候這句話非常嚴重,失教是他沒有受過教育。古人聽到這句話都感到非常羞恥,你不懂得做人之道。現在好像教育挺發達的,可是佛家講的教育跟我們現在社會教育迥然不同,現在社會是科技的教育。違背了自然法則的教育。所以外國一些預言家,預言地球要對人類來個總報復,現在這些天災人禍,豈不是地球對人類提出反抗?人認為這是自然災害,與我們的行為不相關。
古聖先賢的教育,無不是講做人之道。教育的宗旨,第一個教人了解人與人的關係,人倫的教育,倫理的教育。所以中國這個民族,幾千年維繫到今天還沒有被淘汰,被滅亡,什麼因素?倫理教育。教育第二個宗旨,是教人明瞭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知道愛物。倫理的教育教你愛人,這是教你能夠愛物,愛護我們居住的環境、生活的環境、物質環境,譬如說養花,你對於這個花草有愛心,它長得特別好,回報你。你對它沒有愛心,花也開不好、也長不好,同樣是一棵樹,從前館長喜歡花,她照顧,那個花開得特別好,她要到國外去旅遊,交給別人去,回來的時候幾乎枯得快要死了,她要花一、二個星期才能把它恢復,草木通人情。花有花神,草有草神,對面仙人掌開的花每一朵都有花神,你們肉眼看不見。你對他好,他報答你;你對他不好,他就走了,枯死了。仔細觀察,你就了解。教育更深一層的,是讓你了解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就是超越時空維次,這樣一來大家相處才能和睦,才能融合。所以教育的目的在哪裡?無非是教人與人、與物、與天地鬼神能夠和睦融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合作,這樣才能夠過幸福美滿的生活。幸福美滿的生活就是極樂世界,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佛教人生活是充滿了真實智慧,決定沒有迷信。人要沒有智慧,生活就非常辛苦、非常可憐。
今天世界為什麼充滿了凶災危機?聖賢的教育失掉了,沒有人去提倡,也沒有人肯學了。我們遇到了。遇到,緣具足了,你能不能成就?看你的善根福德。什麼叫善根?你接觸到之後生歡喜心,你能夠信、能夠解。福德是你能夠落實,你能夠像諸佛菩薩、像古聖先賢仁民愛物,這是你有福德。善根福德因緣三個都具足,你這一生會有很大的成就,很大的成就是什麼?永脫輪迴去作佛、作菩薩去了。作佛、作菩薩,佛菩薩不是神仙,不要搞錯了,佛菩薩是什麼意思?印度人講佛,中國人講聖人;印度人講菩薩,中國人講賢人,佛菩薩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白的人。人要做個明白人,不要做個糊塗人,明白人叫聖人,糊塗人叫凡夫,這個我們要搞清楚。
現在世間災難多,很多人勸勉要找個安全地方去移民,話沒錯,但是你要顧到忠孝仁義。如果是不義,不義偷生,叫苟且偷生,那個人活在世間還有什麼意思?中國舊社會常說的「士為知己者死」,士是什麼?讀書人,明理的人。仁義之所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怎麼可以貪生怕死?何況佛在經教裡頭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境隨心轉」,我們要轉變這個境界,答案都是肯定的,從心地轉起。轉凡心成佛心,就是轉凡成聖,心轉了身就轉,確實佛法裡教人不老、不病、不死,這話都是真的,誰能做得到?佛與法身大士做到。我們如果提升到法身大士的境界,也能做到。
人為什麼會有病、會老、會死?只要你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你就決定會老、會病、會死,這個我們在大乘經上念得太多了。你如果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就不老、不病、不死。所以病從哪裡來的?佛不是常講三毒貪瞋痴,你心裡頭有貪瞋痴,你那個心比什麼都毒,那是病毒。心裡頭有嚴重病毒,外面有五欲六塵誘惑感染,你怎麼會不生病?佛家才把疾病的根源找到。我們中國聖人也了不起,中國的醫書,第一個是《黃帝內經.靈樞》,它裡面講的主要內容,不是治病,講長生。根據中國古人的說法,人的壽命至少要活兩百歲,人是一個機器,這個機器你能夠保養得好,你能夠照顧得好,它的壽命應該是兩百年;兩百年不到你就死了,你沒照顧得好。中國古人照顧這個身心,也是講求清心寡欲,跟佛法講的理論很接近,清心寡欲,佛法是把這欲完全斷掉,所以清淨到極處,寡欲沒有斷盡。有很多人看到我的身體還不錯,什麼原因?我比大家欲望少,所以老化減緩了,疾病確實是減少,我一天吃一餐很正常,精神很好。如何照顧自己?清心寡欲。最好把那個欲天天減少,年年減少,減少到完全沒有了,那才是個正常人。
老師教我看破放下,諸佛如來徹底放下,放下自己名聞利養,放下自己所有的欲望,甚至於連這個身都放下,念頭都放下了。如果起心動念,你還沒放下。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應化,絕不是佛菩薩起心動念。佛菩薩起心動念是攀緣,應化是隨緣。我們要隨緣你才自在,攀緣就不自在,攀緣是心裡想怎樣做法,錯了。要學釋迦牟尼佛。通常一般人學佛兩個字掛在嘴裡,實際上不懂得學佛的真正意義,也不懂得如何學佛。佛給我們的教訓確實是真理,儒家講「止於至善」。凶災危急在今天可以說到達了極處,幾乎是指地球上整個人類,遭遇到大災難。憐憫,不是只有一個憐憫的心,是要拿出行動來。這個行動是從內心裡面徹底的懺悔,宗教裡面所講的悔改,那才是真正生起憐憫心。全世界的大災難怎麼形成的?我們現在居住的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是我們的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全世界的災難,太陽系的災難,銀河系的災難,根源從哪裡來的?我自己行的不善,因為這是我的依報,依報是隨正報轉。眾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一定要受這個災難、要受果報,他的認識錯誤,以為這個事情與我不相干,這些人做錯了,我沒有做錯,這個觀念錯誤了。一切人是我們自己的人事環境,一切物是我們生活當中的物質環境,今天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不好,追究起根本的原因,我們自己存心不好,我們自己做人沒做好,所以我們依報環境如此的惡劣。這是消災免難根本關鍵之所在,所以自己要認清楚,自己要知道回頭。以往起心動念無不是為自己,自私自利,所以才造成今天這個局面,搞成這個樣子,心量太小了。
在這個大劫難來臨的時候,這一棒很重,終於把我們打醒,徹底的改過自新,為一切眾生受苦受難。大乘經教佛菩薩的教誨,果然有機緣落實,我們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我們要去做。與佛教誨不相干的決定不能做,對於自己這一身有大利益,我們也不能要。我們知道那些東西是誘惑,那些東西是眼前的甜頭,名聞利養,世間人羨慕的榮華富貴,這些東西轉眼雲煙,後果是在三途、是苦報。迷的時候不知道,覺悟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自己覺悟、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這些事實告訴有緣人。這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是有緣人?他肯聽,他能夠理解,能夠接受,能夠依教奉行,這是有緣人。所以我們自己到各個地方去弘法,首先我們要懂得觀機。觀機裡面最重要的是常住大眾,常住大眾如果缺席,不喜歡聽,外面信徒還不少,這地方不能去。這給信徒們結緣,常住沒有意思學佛,常住還搞自私自利,常住還搞名聞利養,這怎麼能去?
今天書上講到什麼是凶、什麼是危、什麼是急,非常嚴重。我們今天教人,幾個人相信?教人家要怎樣怎樣做,自己做不到,人家聽了打很多疑問,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當年在世說到做到,實在講他是做到之後才說的。他的行誼就是我們的表率和榜樣。世尊為教誨眾生,為宣揚正法,不辭辛勞,「佛太辛苦了,佛太累了」,我們在經上沒看到過,一大藏教這種字眼沒看過,我們今天怎麼可以說累?怎麼可以說辛苦?怎麼可以說受不了?這不是佛弟子的話,魔的話,魔王裡面有這些字彙,佛菩薩沒這些字彙。所以在大災難,嚴重危急之時,我們今天還有機會在這個地方學習,這是三寶加持,大家過去生中無量劫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往後這些苦難眾生如何得度要靠你們,焉能不努力?焉能不發憤?也許同學們要問,我們善根福德很薄,智慧很少,我們能辦得到嗎?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善根、福德、智慧跟如來無二無別,你不相信。可是現在沒有智慧!現在沒有智慧是你的煩惱蓋覆住,你對自己沒信心。
學佛頭一個是恢復自信心,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決定得到諸佛護念。福報不夠,自有龍天善神保佑你、加持你,絕不求人。世間再大福報的人,不可以開口向他要一分錢,那是他的事情。我們向佛求,向佛求是正理、正法,我們的心永遠清淨自在。佛教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我們所學就學這三樁事情。緣具足,我們對於這一切苦難眾生多做一點事情;緣不具足,少做一點事情;沒有緣,不做,哪裡可以強求?有一絲毫強求的心你就不自在,換句話說,你就沒有智慧。我們今天求,為一切苦難眾生求,絕不是為自己求,為自己求,造業,為一切眾生求,這是福德、這是功德。學佛學了這麼多年,連這點道理還不懂嗎?所以我們今天怎樣救苦救難?真正回頭,把自己從前所造的一切惡一定要斷,要斷得乾淨;還沒有修的一切善,從今天起努力去奉行。
『樂人之善』,什麼是善?世間所有一切好事夾雜著私心在裡面就不善。他有百分之九十是為公眾,裡面還夾雜著百分之一為自己,這不善。毫無私心,那叫純善,我們要把標準提到這個境界。也許同修說,這個境界太高,一般世間人做不到。我們自己要提升到這個境界,要求別人就不必了。要求自己要純善,要求別人,人家百分之九十為自己,百分之十為別人,不錯了。他沒覺悟,他不了解事實真相。覺悟的人夾百分之一的私心都不可以。世尊勸人要勸四十九年。真正省悟過來少數人,這個少數人就是根熟的眾生。還沒有回頭的人那沒成熟,沒成熟,讓那些成熟的人繼續著再幫助他們,正法久住,代代都有傳人,眾生才有福。現在教學比過去要艱難得多,無論在德行、在智慧,說實在的話都要超過古來的祖師大德,才能挽救世運。真正有能力幫別人忙,你自己就能得度,自他不二。
(很抱歉,由於字數的限制,文字檔未能夠完整提供,僅提供了部分內容)
恭選自太上感應篇  (第65和66集)  1999/7/30  新加坡淨宗學會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