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修行要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
佛教我們要把這些錯誤的心理行為修正過來,古大德無論是宗門教下,都勉勵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地、念頭,要把念頭轉過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實在講不只是世尊一個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講些什麼?《般若經》裡面所說的「諸法實相」。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說,一切法的事實真相,就說的這個。這個說法沒錯,確實講的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裡面最重要的,為我們說明宇宙從哪裡來的?一切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這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統統通達明白了,在佛家講你成佛了;事實真相完全迷惑了,這叫眾生。佛跟眾生差別就在此地。而事實真相是什麼?佛講得很多,我們不相信,我們不能理解,我們也沒有辦法接受。佛說,宇宙人生一切萬物是自己。這話我們聽起來不懂,怎麼會是自己?真的是自己,悟了的時候才知道是自己,迷了的時候不知道。譬如我們一個人,我們人的身體,大家都曉得是無數的細胞組成的。我們人的身體就好比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生命。可是我們身體裡面每一個細胞,它並不知道,各個細胞都獨立,各個細胞都自以為是,不能夠互相合作。不能夠互助合作,彼此還互相妨害,那這個部分就麻木了,就生病了。所以今天是什麼現象?不僅僅是一般人說地球病了,宇宙病了。好在這個病是局部的,不是全體的,所以還有覺悟的,覺悟的那個好細胞幫助壞細胞恢復,恢復健康。好的細胞就是諸佛菩薩,壞的細胞是六道眾生,這是一個生命整體,千經萬論,就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我們不知道。
佛費盡口舌講了四十九年,真正聽懂的人有幾個?實在不多,聽懂的人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個人就成佛了。也許說,有人聽懂了,懂了習氣沒改過來,是有,但決定不是我們六道凡夫,哪些人?阿羅漢、權教菩薩,他們確實超越三界了,他們懂了,他們心理真改過來了,習氣沒改過來。在小乘人,習氣改過來了,是辟支佛;大乘,習氣改過來了,是法身大士。不是法身大士,他確實轉過頭來了,習氣還在。大乘講權教實教,差別就在此地。內心轉過來,他的行為決定不一樣,從哪個地方看?處事待人接物,就是我們講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完全顯露,自自然然的顯露,沒有一絲毫勉強。我們現在學,學得還不像,這是勉強的,不是出自於自然的;契入境界的,真的明白了,就是自然的。可是勉強也得要學,如果不勉強,你就達不到自然,這諺語裡常所謂的「習慣成自然」,可見得這個習慣就是教學。你看古老的教學,從小孩子慢慢把他養成習慣,到他覺悟的時候,純熟自然。所以從習慣上可以能夠培養你,讓你契入境界。由此可知,佛法要修行,你這個經教念得很熟,也都能理解,但是你不肯去做,你的理解是有範圍的,廣狹淺深都有範圍,你沒有辦法超越你的極限,所以一定要在行門裡面去驗證你所信、你所解的,這叫功夫。到完全契入境界了,功夫兩個字都談不上了,沒有了,那就叫回歸自然。自然是什麼?法性;宗門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這個人就成佛了。
節選自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講記之135集
淨空法師:修行要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
佛教我們要把這些錯誤的心理行為修正過來,古大德無論是宗門教下,都勉勵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地、念頭,要把念頭轉過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實在講不只是世尊一個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講些什麼?《般若經》裡面所說的「諸法實相」。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說,一切法的事實真相,就說的這個。這個說法沒錯,確實講的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裡面最重要的,為我們說明宇宙從哪裡來的?一切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這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統統通達明白了,在佛家講你成佛了;事實真相完全迷惑了,這叫眾生。佛跟眾生差別就在此地。而事實真相是什麼?佛講得很多,我們不相信,我們不能理解,我們也沒有辦法接受。佛說,宇宙人生一切萬物是自己。這話我們聽起來不懂,怎麼會是自己?真的是自己,悟了的時候才知道是自己,迷了的時候不知道。譬如我們一個人,我們人的身體,大家都曉得是無數的細胞組成的。我們人的身體就好比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生命。可是我們身體裡面每一個細胞,它並不知道,各個細胞都獨立,各個細胞都自以為是,不能夠互相合作。不能夠互助合作,彼此還互相妨害,那這個部分就麻木了,就生病了。所以今天是什麼現象?不僅僅是一般人說地球病了,宇宙病了。好在這個病是局部的,不是全體的,所以還有覺悟的,覺悟的那個好細胞幫助壞細胞恢復,恢復健康。好的細胞就是諸佛菩薩,壞的細胞是六道眾生,這是一個生命整體,千經萬論,就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我們不知道。
佛費盡口舌講了四十九年,真正聽懂的人有幾個?實在不多,聽懂的人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個人就成佛了。也許說,有人聽懂了,懂了習氣沒改過來,是有,但決定不是我們六道凡夫,哪些人?阿羅漢、權教菩薩,他們確實超越三界了,他們懂了,他們心理真改過來了,習氣沒改過來。在小乘人,習氣改過來了,是辟支佛;大乘,習氣改過來了,是法身大士。不是法身大士,他確實轉過頭來了,習氣還在。大乘講權教實教,差別就在此地。內心轉過來,他的行為決定不一樣,從哪個地方看?處事待人接物,就是我們講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完全顯露,自自然然的顯露,沒有一絲毫勉強。我們現在學,學得還不像,這是勉強的,不是出自於自然的;契入境界的,真的明白了,就是自然的。可是勉強也得要學,如果不勉強,你就達不到自然,這諺語裡常所謂的「習慣成自然」,可見得這個習慣就是教學。你看古老的教學,從小孩子慢慢把他養成習慣,到他覺悟的時候,純熟自然。所以從習慣上可以能夠培養你,讓你契入境界。由此可知,佛法要修行,你這個經教念得很熟,也都能理解,但是你不肯去做,你的理解是有範圍的,廣狹淺深都有範圍,你沒有辦法超越你的極限,所以一定要在行門裡面去驗證你所信、你所解的,這叫功夫。到完全契入境界了,功夫兩個字都談不上了,沒有了,那就叫回歸自然。自然是什麼?法性;宗門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這個人就成佛了。
節選自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講記之13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