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學佛學什麼?佛菩薩跟凡夫有什麼不一樣?
作菩薩、作佛跟凡夫有什麼不一樣?我想我們同修都很清楚、都很明瞭,每天我們在讀誦大乘經典,在天天研究討論,應當有相當深刻的印象。佛菩薩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只有一個真誠的心、純善的心,純是愛人的心,愛一切眾生,純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心。沒有一念為自己,念念想到社會的安定,世界和平,一切眾生真實的幸福。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佛法所說的五戒十善圓滿的相應。所以十善業道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易看過,十善業道的圓滿是大孝,孝道的圓滿,佛道的圓滿。我們曾經看過許多的佛像,彩畫的佛像,佛頂上有圓光,圓光上面寫了三個字,多半是梵文寫的,也有用華文寫的,這三個字是唵阿吽。諸位看到會念,這三個字什麼意思?這三個字就是十善業道的圓滿,身、語、意。唵是身,阿是語、口業,吽是意業,這三個字是表三業清淨。十善業道裡面跟我們講的身三、口四、意三,你是不是做到真正圓滿清淨?諸佛菩薩修的就是修這三個字,學的也是學這三樁事,圓滿的還是這三樁事。我早年最初接觸佛法,很幸運的認識章嘉大師,我請他老人家賜我一點墨寶,他給我寫了一張字,這一張搬家搬得太多,搬不見了,就是唵阿吽三個字,他是用藏文寫的,送給我之後,給我詳細講解三個字的意思。
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學佛學的是什麼?如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個完全相違背,我們不是在學佛,不是在學佛就叫造業,我們應當要清楚、應當要明瞭。所以我常常勸大家,我們做人要能做得好,學佛要能學得像,首先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捨得乾乾淨淨,我們功夫就能得力。念念為眾生、為佛法,為佛法久住世間。佛在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現在外面很多預言說世界末日到了,我不相信。我為什麼不相信?我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災難有,肯定有,為什麼?人心不善,眾業所感,當然是不能避免的。可是人心要能回頭、能向善,這個災難就減輕,災難的時間也自然縮短。所以我看中國是一片光明,我從哪裡看?念佛的人多了。聽說現在在中國念阿彌陀佛的人,念《無量壽經》的人,超過一億多人。這麼多的人念佛,稀有!十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念佛人,那九個人就沾光。新加坡、東南亞,現在這一帶念佛的風氣很盛,凡是有正法住的地方,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這個是一定的道理,所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我們要有善心,學佛的心是至善之心,但是要學得像,學得不像,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要學得像。真正能學得像,就要能放得下。所以我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師,向他老人家請教,他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我這一生,這將近五十年,就是學這六個字,才學得有一點點像。所以我們看看過去這些大德,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他們一生的行誼,也不就是這六個字嗎?真正看破、放下。印祖跟虛老和尚一生沒有自己的道場,也沒有徒眾。信徒很多,只是勸導大家念佛修行而已,除此之外,心裡頭一塵不染。不像現在有些法師們,把信徒的姓名、地址、電話,還要加上照片,你說多麻煩,唯恐忘掉了。我們看看過去這些大德們,信徒不來找他,他已經忘得乾乾淨淨,絕不放在心上。所以我說他沒有信徒,心地真正清淨,一塵不染,他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那個心裡頭充滿了智慧慈悲。這是我們應當學的,這真學佛。真正學佛的人多了,這個世間人就有福,佛法才能夠久住世間。同學們一定要發心,無論是在家、出家,出家你一定要記住,做出家人的好榜樣,出家人最好的榜樣是誰?釋迦牟尼佛。在家要做在家人的好榜樣,在家人的好榜樣是誰?維摩居士,這才叫真正學佛!
要說世尊、維摩長者距離我們太遠,我們找近一代,近一代的諸位也能找到,出家人學印光法師、學虛雲老和尚,決定不錯,這兩個人是出家佛的樣子。在家學佛,江味農老居士是好榜樣,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是好榜樣,那真正是學得很像維摩居士,念念為佛法、為眾生,沒有為自己。所以我們學佛,不但在經典上我們有理論依據,佛教給我們很多方法,還要找一個好榜樣,找一個模式,依照這個模式來雕塑自己,我們這一生才不至於空過,才真正學得有成績拿出來,決定往生不退成佛。這個世間,不但是世法,連佛法也要放下,也要捨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我們才會有成就。有一絲毫的染著就是我們最大的障礙,不但佛法不能成就,在世法裡面也造無量無邊的罪業。
恭選自太上感應篇 (第四十四集) 1999/7/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044
淨空法師:學佛學什麼?佛菩薩跟凡夫有什麼不一樣?
作菩薩、作佛跟凡夫有什麼不一樣?我想我們同修都很清楚、都很明瞭,每天我們在讀誦大乘經典,在天天研究討論,應當有相當深刻的印象。佛菩薩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只有一個真誠的心、純善的心,純是愛人的心,愛一切眾生,純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心。沒有一念為自己,念念想到社會的安定,世界和平,一切眾生真實的幸福。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佛法所說的五戒十善圓滿的相應。所以十善業道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易看過,十善業道的圓滿是大孝,孝道的圓滿,佛道的圓滿。我們曾經看過許多的佛像,彩畫的佛像,佛頂上有圓光,圓光上面寫了三個字,多半是梵文寫的,也有用華文寫的,這三個字是唵阿吽。諸位看到會念,這三個字什麼意思?這三個字就是十善業道的圓滿,身、語、意。唵是身,阿是語、口業,吽是意業,這三個字是表三業清淨。十善業道裡面跟我們講的身三、口四、意三,你是不是做到真正圓滿清淨?諸佛菩薩修的就是修這三個字,學的也是學這三樁事,圓滿的還是這三樁事。我早年最初接觸佛法,很幸運的認識章嘉大師,我請他老人家賜我一點墨寶,他給我寫了一張字,這一張搬家搬得太多,搬不見了,就是唵阿吽三個字,他是用藏文寫的,送給我之後,給我詳細講解三個字的意思。
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學佛學的是什麼?如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個完全相違背,我們不是在學佛,不是在學佛就叫造業,我們應當要清楚、應當要明瞭。所以我常常勸大家,我們做人要能做得好,學佛要能學得像,首先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捨得乾乾淨淨,我們功夫就能得力。念念為眾生、為佛法,為佛法久住世間。佛在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現在外面很多預言說世界末日到了,我不相信。我為什麼不相信?我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災難有,肯定有,為什麼?人心不善,眾業所感,當然是不能避免的。可是人心要能回頭、能向善,這個災難就減輕,災難的時間也自然縮短。所以我看中國是一片光明,我從哪裡看?念佛的人多了。聽說現在在中國念阿彌陀佛的人,念《無量壽經》的人,超過一億多人。這麼多的人念佛,稀有!十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念佛人,那九個人就沾光。新加坡、東南亞,現在這一帶念佛的風氣很盛,凡是有正法住的地方,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這個是一定的道理,所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我們要有善心,學佛的心是至善之心,但是要學得像,學得不像,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要學得像。真正能學得像,就要能放得下。所以我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師,向他老人家請教,他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我這一生,這將近五十年,就是學這六個字,才學得有一點點像。所以我們看看過去這些大德,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他們一生的行誼,也不就是這六個字嗎?真正看破、放下。印祖跟虛老和尚一生沒有自己的道場,也沒有徒眾。信徒很多,只是勸導大家念佛修行而已,除此之外,心裡頭一塵不染。不像現在有些法師們,把信徒的姓名、地址、電話,還要加上照片,你說多麻煩,唯恐忘掉了。我們看看過去這些大德們,信徒不來找他,他已經忘得乾乾淨淨,絕不放在心上。所以我說他沒有信徒,心地真正清淨,一塵不染,他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那個心裡頭充滿了智慧慈悲。這是我們應當學的,這真學佛。真正學佛的人多了,這個世間人就有福,佛法才能夠久住世間。同學們一定要發心,無論是在家、出家,出家你一定要記住,做出家人的好榜樣,出家人最好的榜樣是誰?釋迦牟尼佛。在家要做在家人的好榜樣,在家人的好榜樣是誰?維摩居士,這才叫真正學佛!
要說世尊、維摩長者距離我們太遠,我們找近一代,近一代的諸位也能找到,出家人學印光法師、學虛雲老和尚,決定不錯,這兩個人是出家佛的樣子。在家學佛,江味農老居士是好榜樣,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是好榜樣,那真正是學得很像維摩居士,念念為佛法、為眾生,沒有為自己。所以我們學佛,不但在經典上我們有理論依據,佛教給我們很多方法,還要找一個好榜樣,找一個模式,依照這個模式來雕塑自己,我們這一生才不至於空過,才真正學得有成績拿出來,決定往生不退成佛。這個世間,不但是世法,連佛法也要放下,也要捨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我們才會有成就。有一絲毫的染著就是我們最大的障礙,不但佛法不能成就,在世法裡面也造無量無邊的罪業。
恭選自太上感應篇 (第四十四集) 1999/7/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