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 要理智,不要感情用事,感情的主宰是魔王!


Listen Later

淨空法師: 不要感情用事,感情後頭的主宰是魔王!

  佛圓寂之前,告訴我們四依法。阿難尊者向佛請教,佛陀在世,我們大家以佛為師,沒有問題,教裡面確實是和合,佛不住世了,我們以誰為師?佛說了四依法,以戒為師,以苦為師,要持戒,要吃苦。四依法裡頭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佛說的,不是佛說的,一般人講的,一般人講的跟佛講的不一樣不能依,跟佛講的完全相同可以依。第二個,「依義不依語」,言語說的不一樣沒有關係,意思是一樣,這個最重要。有這一句,翻譯就沒有問題了,翻譯的什麼?說的不一樣,中國的語言、文字跟梵文不一樣。所以依義不依語。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這部經、這個法門能夠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這叫了義。我學這個法門,我這一生出不了三界,那對我來說不了義。所以了義,每個人根性不一樣,自己一定要選擇自己有把握能修得成功的。我們冷靜思惟,確實在《大藏經》裡頭,每個法門我們都沒有把握了生死出三界,唯獨這一門。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自己有信心,信願持名,放下萬緣,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我們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那這部經對我是了義,《華嚴》、《法華》、《般若》對我是不了義。我們要學了義,不學不了義,希望我們快速能成就,能脫離六道輪迴,能超越十法界。

最後,教給我們「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頭腦要清楚,不要感情用事,依智慧不依感情。感情決定是麻煩,感情後頭的主宰是魔王,因為你有情,你會被他利用;智慧,魔王沒有,智慧後面是佛菩薩。我們只要有欲望,會衝動、會煩躁,就很容易被魔利用,魔幫助你造業、幫助你墮落,這個很可怕。我們用智慧,我們不用感情,我們的心量拓開,能包容、能忍辱,魔不得其便,他沒辦法。這部經我們得要相信,我在台中學習的時候,李老師也常常引用這段經文。

我們看下面這一段,《彌陀經》裡頭的一段話,「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裡頭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善字,怎樣才是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準是什麼?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人就是善男子、善女人。我自己是以為自己善,這個不行,這用自己的標準,得要用佛的標準。佛的絕對標準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不容易做到。為什麼我們不容易,而古人很容易?古人的基礎深厚、穩固,所以十善業很容易做到,受了三皈、五戒,他真做到了,真正是佛弟子。我們現在受三皈、五戒、菩薩戒,都是有名無實,不是真的,為什麼?沒做到。天台大師的話,名字位中,有名無實。 所以首先要把善字拿到。

恭選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十一集)  2014/3/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011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