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一個人發真心會感動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大家都樂意幫助你、成就你。阿彌陀佛發的是普度十方世界一切苦難眾生,這個苦難眾生是指六道裡的三惡道,這最苦的眾生,發這樣的大願。他的老師,他有個老師,自在王如來,很歡喜他,很佩服他,把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去看。他看了之後,把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最優秀的、最好的都選擇出來。他看到是從果上看到的,這個善果是什麼因修的,他也要像諸佛如來一樣去修,五劫的時間完成了。所以西方世界是諸佛剎土裡面的精華,諸佛剎土美好的集大成,這個多難得!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在因地裡也是像孔子一樣,學無常師,見到人家好的都學,見到別人不好的他就反省自己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修學態度,他具足,圓滿了。所以極樂世界確確實實,固然是往生淨土的人集結無量的善根善行成就的,它主要的因素是阿彌陀佛發廣大心、無上心造成的極樂世界。
這個事情能行嗎?我們聽了之後能相信嗎?能。為什麼?世尊在大乘教裡常常講,十方世界依正莊嚴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心想生的。現代量子力學家,對於宇宙之間這些物質現象跟自然現象也覺察到了,所有一切現象都沒有離開意念。物質現象是什麼?這講到物質的本質,是意念累積連續發生的幻相,我們誤以為是真實。所以任何物質都可以回歸到能量,這個能量是精神的能量,就是意念,都能回歸到意念。所以佛經上講的我們能相信,既然相信,我們就應該要發心向阿彌陀佛學習。
阿彌陀佛起心動念可以講是純淨純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叫淨土,那個世界的美好是純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那個地方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我們明瞭,不只上善,上上善人,我們可以這樣說法。那個地方的人民心態好,一絲毫不善的念頭都沒有,哪裡會有不善的行為!
無比殊勝奇特之處,是十方剎土六道眾生煩惱習氣很重,也能往生,這就真正是奇特。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如果煩惱習氣不斷,你不能成就,小小果都不能成就。小小果,《華嚴經》上講的十信位的菩薩,初信、二信這是小小果;聲聞裡面的須陀洹,初果,都要斷惑才能證得,你的煩惱習氣一品沒斷不行,你不可能證得。這個法門它無比奇特之處叫帶業往生,你煩惱斷了沒有?沒有,只要你能夠把煩惱控制住,它有,但是它不起作用。在什麼時候控制?往生最後一念,這一念你能夠控制,你就往生了。帶業往生是最後一念,不是講平常,那是個關鍵的時候,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沒想別的東西,他就去了,他就成功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知道,無論是善是惡,果報現前一定要具四種緣,善惡的因你有,這叫帶業,但是緣,我們這個世界有,極樂世界沒有,有因沒緣它不會起現行,獨特在這個地方,這真正是稀有。
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像《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講的,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大概多半都是像我們這些人,念佛往生的。生到那個地方,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看智慧、神通、道力都跟阿惟越致菩薩平等,這是講凡聖同居土,換句話說,凡聖同居土的待遇是實報土的待遇,這不可思議。凡聖同居土都是實報土的待遇,那方便有餘土就不必說了。我們也能這樣說法,西方極樂世界是阿惟越致菩薩的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這講得通。但是裡頭還是有三輩九品,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的境界在極樂世界完全出現了。這麼樣一個好的地方,我們現在明瞭,能不能去是最後一念。每天念佛是在幹什麼?像練兵一樣,臨終那一念是打仗,就是希望念熟了,這佛號不要忘記,到臨命終時還是阿彌陀佛,這就成功了,就這麼個道理。為什麼要時時刻刻念?就不要有其他的雜念,到臨命終時起了個妄念,那就麻煩了,隨業流轉。
念阿彌陀佛也是業,隨業流轉講得通,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的話,你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最後一念貪心起來,不管貪什麼,貪名、貪利,只要貪心起來,餓鬼道去了;如果瞋恚心起來,最後一念是瞋恚心,地獄道去了;愚痴,糊裡糊塗,那就到畜生道去了;最後一念念的是仁義道德、是五倫五常,人道來了,上品十善業道生欲界天,你看都在最後一念。這就是讓我們在平常去修養心態,也要像極樂世界的人一樣,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什麼環境,順境也好,是逆境也好,我們周邊的人,善人也好,惡人也好,都能保持一個正念,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擾,你就決定得生。那是什麼?無論什麼環境裡頭,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也不要想著這是善人、那是惡人,都不想。善人,阿彌陀佛,惡人,也是阿彌陀佛;順境,阿彌陀佛,逆境,也是阿彌陀佛,你就快樂無比了。這種念佛叫功夫成片。念佛人還會隨著境界轉,這個事情麻煩就很大了,順境你生歡喜心,逆境裡頭有怨恨,這樣念佛,極樂世界去不了,念一輩子佛,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這不能不知道。
所以經上的標準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在經題上,標準是什麼?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所以我們念佛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念出來,這就能往生。要多久的時間?每個人根性不一樣,利根的人,幾天、幾個月他就成就;根性差一等的人,我們從《往生傳》、從《淨土聖賢錄》裡面去看,一大半以上,不超過三年,能到這個境界。尤其現在,同學們你們知道比我多,我不接觸媒體,很多事情不知道,我都聽你們說的,這個世界上到處災難很多,有什麼值得留戀?在現在講移民,為什麼不移民到極樂世界去?好事情!阿彌陀佛歡迎我們去,沒有拒絕。這一部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依照這個裡面所說的,你就決定去得成。而且時間不會太長,我們在災難沒有爆發之前肯定就能去得成,它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記住,清淨平等覺,記住,把這個世間逆境、順境、善緣、惡緣統統放下。
我們的念頭放不下,念頭叫它統一,叫它歸一,就是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真的阿彌陀佛,無論遇到什麼事,也是阿彌陀佛,我們把心態轉過來了。阿彌陀佛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過,這是什麼?這是真如自性的德號,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同號,都有這個名號。這個名號翻成中國意思就知道了,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智慧、覺悟,阿彌陀佛合起來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你想想看,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都是。所以他真的是阿彌陀佛,不是假的。現前我們面對的,也是真的是阿彌陀佛,不是假的。為什麼?他自性是無量覺,現在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他迷了,迷是假的,不是真的,一時糊塗,他會覺悟的。所以諸佛如來心目當中看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阿彌陀佛,這不是講的空理,這是事實。我們要了解,從今把心態換過來,一切人事物都是阿彌陀佛,遇到蚊蟲螞蟻也是阿彌陀佛。我們這個心態達到尖峰,達到圓滿,哪有不成佛!
「今日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這就是《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機緣成熟了,把極樂世界介紹給大家,「最奇特之法,住於彌陀之所住,佛佛相念」。這兩句話好,我們真要學,學什麼?住彌陀之所住。這就是淨宗講的常寂光,哲學裡面所說的宇宙萬有的本體,佛法叫常寂光,要住在這裡頭。「佛佛相念」,念佛就是作佛,《觀經》裡面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佛就是真正作佛,念菩薩就是作菩薩。現在我們完全明白了,一切諸佛裡頭,阿彌陀佛無比殊勝莊嚴。這個經裡頭釋迦牟尼佛對他的讚歎,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的讚歎,說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個讚歎到極處了,再沒有比這個圓滿,再沒有比這個高了。我們了解,不念彌陀還念什麼?念什麼都不如念彌陀,念什麼樣的經教都不如念這部《無量壽經》,真的是第一裡頭的第一。你搞不清楚,沒有透徹的理解它,心裡還有妄想,這個不能怪人,為什麼?在對佛法沒有真正認知之前,這是一個很平常的現象,正常的現象。
我初學佛的時候認識李老師,那個時候我對阿彌陀佛不認識,我的興趣是廣學多聞,所以對於大乘經論有濃厚的興趣。學佛三十年才明白,雖然明白了,不透!認真的修淨土了,不透。學了多久才算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五十年,我學佛到今天五十九年,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是最近八、九年的事情。這個搞清楚,我沒有別的,就是大乘經教天天薰習,沒有一天離開經本,沒有一天離開跟大家分享。我們今天在講台上是跟大家分享,把我學習的一點心得、一點感想,給諸位做報告。我學得很歡喜,愈學愈歡喜,愈學愈快樂,真的像經上所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老師當年介紹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現在得到了。感恩老師,要不是老師指出這條路,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會活得很辛苦,哪有真正的快樂幸福!很多,我們也看到,這麼多年來,許許多多學佛的人,他沒有真正得到幸福快樂。為什麼?他沒有真學。所以這個東西要真幹才行。方向要正確,目標要堅定,長時薰修,一天都不能放過。所以我常常跟同學說,我是中下根性,不是上根,如果是上根,早就跟歷代祖師平起平坐。我們跟歷代祖師比還相差很遠,可知佛法的殊勝。
「故曰:住奇特法」。念阿彌陀佛就是住奇特法。可是今天有幾個人真的住奇特法?我們這一觀察,不多,你看看他平常言談舉止,他心裡拉雜東西很多,沒住奇特法。如果他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我告訴你,什麼境界?無論別人跟他講什麼話,他聽的都是佛號,他眼睛看的、心中所想的,所有一切眾生統統是阿彌陀佛,這個人住奇特法。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向下解釋這一句經文,佛所住,我們看佛所住哪裡。「《淨影疏》曰: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化是教化眾生的作用。他講得沒錯,這也是菩薩應當要學習的。
(由於字數限制,文字檔未能夠全部提供,很抱歉)
恭選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四二集) 2010/9/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一個人發真心會感動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大家都樂意幫助你、成就你。阿彌陀佛發的是普度十方世界一切苦難眾生,這個苦難眾生是指六道裡的三惡道,這最苦的眾生,發這樣的大願。他的老師,他有個老師,自在王如來,很歡喜他,很佩服他,把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去看。他看了之後,把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最優秀的、最好的都選擇出來。他看到是從果上看到的,這個善果是什麼因修的,他也要像諸佛如來一樣去修,五劫的時間完成了。所以西方世界是諸佛剎土裡面的精華,諸佛剎土美好的集大成,這個多難得!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在因地裡也是像孔子一樣,學無常師,見到人家好的都學,見到別人不好的他就反省自己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修學態度,他具足,圓滿了。所以極樂世界確確實實,固然是往生淨土的人集結無量的善根善行成就的,它主要的因素是阿彌陀佛發廣大心、無上心造成的極樂世界。
這個事情能行嗎?我們聽了之後能相信嗎?能。為什麼?世尊在大乘教裡常常講,十方世界依正莊嚴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心想生的。現代量子力學家,對於宇宙之間這些物質現象跟自然現象也覺察到了,所有一切現象都沒有離開意念。物質現象是什麼?這講到物質的本質,是意念累積連續發生的幻相,我們誤以為是真實。所以任何物質都可以回歸到能量,這個能量是精神的能量,就是意念,都能回歸到意念。所以佛經上講的我們能相信,既然相信,我們就應該要發心向阿彌陀佛學習。
阿彌陀佛起心動念可以講是純淨純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叫淨土,那個世界的美好是純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那個地方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我們明瞭,不只上善,上上善人,我們可以這樣說法。那個地方的人民心態好,一絲毫不善的念頭都沒有,哪裡會有不善的行為!
無比殊勝奇特之處,是十方剎土六道眾生煩惱習氣很重,也能往生,這就真正是奇特。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如果煩惱習氣不斷,你不能成就,小小果都不能成就。小小果,《華嚴經》上講的十信位的菩薩,初信、二信這是小小果;聲聞裡面的須陀洹,初果,都要斷惑才能證得,你的煩惱習氣一品沒斷不行,你不可能證得。這個法門它無比奇特之處叫帶業往生,你煩惱斷了沒有?沒有,只要你能夠把煩惱控制住,它有,但是它不起作用。在什麼時候控制?往生最後一念,這一念你能夠控制,你就往生了。帶業往生是最後一念,不是講平常,那是個關鍵的時候,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沒想別的東西,他就去了,他就成功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知道,無論是善是惡,果報現前一定要具四種緣,善惡的因你有,這叫帶業,但是緣,我們這個世界有,極樂世界沒有,有因沒緣它不會起現行,獨特在這個地方,這真正是稀有。
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像《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講的,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大概多半都是像我們這些人,念佛往生的。生到那個地方,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看智慧、神通、道力都跟阿惟越致菩薩平等,這是講凡聖同居土,換句話說,凡聖同居土的待遇是實報土的待遇,這不可思議。凡聖同居土都是實報土的待遇,那方便有餘土就不必說了。我們也能這樣說法,西方極樂世界是阿惟越致菩薩的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這講得通。但是裡頭還是有三輩九品,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的境界在極樂世界完全出現了。這麼樣一個好的地方,我們現在明瞭,能不能去是最後一念。每天念佛是在幹什麼?像練兵一樣,臨終那一念是打仗,就是希望念熟了,這佛號不要忘記,到臨命終時還是阿彌陀佛,這就成功了,就這麼個道理。為什麼要時時刻刻念?就不要有其他的雜念,到臨命終時起了個妄念,那就麻煩了,隨業流轉。
念阿彌陀佛也是業,隨業流轉講得通,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的話,你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最後一念貪心起來,不管貪什麼,貪名、貪利,只要貪心起來,餓鬼道去了;如果瞋恚心起來,最後一念是瞋恚心,地獄道去了;愚痴,糊裡糊塗,那就到畜生道去了;最後一念念的是仁義道德、是五倫五常,人道來了,上品十善業道生欲界天,你看都在最後一念。這就是讓我們在平常去修養心態,也要像極樂世界的人一樣,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什麼環境,順境也好,是逆境也好,我們周邊的人,善人也好,惡人也好,都能保持一個正念,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擾,你就決定得生。那是什麼?無論什麼環境裡頭,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也不要想著這是善人、那是惡人,都不想。善人,阿彌陀佛,惡人,也是阿彌陀佛;順境,阿彌陀佛,逆境,也是阿彌陀佛,你就快樂無比了。這種念佛叫功夫成片。念佛人還會隨著境界轉,這個事情麻煩就很大了,順境你生歡喜心,逆境裡頭有怨恨,這樣念佛,極樂世界去不了,念一輩子佛,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這不能不知道。
所以經上的標準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在經題上,標準是什麼?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所以我們念佛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念出來,這就能往生。要多久的時間?每個人根性不一樣,利根的人,幾天、幾個月他就成就;根性差一等的人,我們從《往生傳》、從《淨土聖賢錄》裡面去看,一大半以上,不超過三年,能到這個境界。尤其現在,同學們你們知道比我多,我不接觸媒體,很多事情不知道,我都聽你們說的,這個世界上到處災難很多,有什麼值得留戀?在現在講移民,為什麼不移民到極樂世界去?好事情!阿彌陀佛歡迎我們去,沒有拒絕。這一部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依照這個裡面所說的,你就決定去得成。而且時間不會太長,我們在災難沒有爆發之前肯定就能去得成,它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記住,清淨平等覺,記住,把這個世間逆境、順境、善緣、惡緣統統放下。
我們的念頭放不下,念頭叫它統一,叫它歸一,就是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真的阿彌陀佛,無論遇到什麼事,也是阿彌陀佛,我們把心態轉過來了。阿彌陀佛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過,這是什麼?這是真如自性的德號,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同號,都有這個名號。這個名號翻成中國意思就知道了,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智慧、覺悟,阿彌陀佛合起來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你想想看,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都是。所以他真的是阿彌陀佛,不是假的。現前我們面對的,也是真的是阿彌陀佛,不是假的。為什麼?他自性是無量覺,現在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他迷了,迷是假的,不是真的,一時糊塗,他會覺悟的。所以諸佛如來心目當中看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阿彌陀佛,這不是講的空理,這是事實。我們要了解,從今把心態換過來,一切人事物都是阿彌陀佛,遇到蚊蟲螞蟻也是阿彌陀佛。我們這個心態達到尖峰,達到圓滿,哪有不成佛!
「今日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這就是《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機緣成熟了,把極樂世界介紹給大家,「最奇特之法,住於彌陀之所住,佛佛相念」。這兩句話好,我們真要學,學什麼?住彌陀之所住。這就是淨宗講的常寂光,哲學裡面所說的宇宙萬有的本體,佛法叫常寂光,要住在這裡頭。「佛佛相念」,念佛就是作佛,《觀經》裡面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佛就是真正作佛,念菩薩就是作菩薩。現在我們完全明白了,一切諸佛裡頭,阿彌陀佛無比殊勝莊嚴。這個經裡頭釋迦牟尼佛對他的讚歎,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的讚歎,說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個讚歎到極處了,再沒有比這個圓滿,再沒有比這個高了。我們了解,不念彌陀還念什麼?念什麼都不如念彌陀,念什麼樣的經教都不如念這部《無量壽經》,真的是第一裡頭的第一。你搞不清楚,沒有透徹的理解它,心裡還有妄想,這個不能怪人,為什麼?在對佛法沒有真正認知之前,這是一個很平常的現象,正常的現象。
我初學佛的時候認識李老師,那個時候我對阿彌陀佛不認識,我的興趣是廣學多聞,所以對於大乘經論有濃厚的興趣。學佛三十年才明白,雖然明白了,不透!認真的修淨土了,不透。學了多久才算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五十年,我學佛到今天五十九年,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是最近八、九年的事情。這個搞清楚,我沒有別的,就是大乘經教天天薰習,沒有一天離開經本,沒有一天離開跟大家分享。我們今天在講台上是跟大家分享,把我學習的一點心得、一點感想,給諸位做報告。我學得很歡喜,愈學愈歡喜,愈學愈快樂,真的像經上所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老師當年介紹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現在得到了。感恩老師,要不是老師指出這條路,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會活得很辛苦,哪有真正的快樂幸福!很多,我們也看到,這麼多年來,許許多多學佛的人,他沒有真正得到幸福快樂。為什麼?他沒有真學。所以這個東西要真幹才行。方向要正確,目標要堅定,長時薰修,一天都不能放過。所以我常常跟同學說,我是中下根性,不是上根,如果是上根,早就跟歷代祖師平起平坐。我們跟歷代祖師比還相差很遠,可知佛法的殊勝。
「故曰:住奇特法」。念阿彌陀佛就是住奇特法。可是今天有幾個人真的住奇特法?我們這一觀察,不多,你看看他平常言談舉止,他心裡拉雜東西很多,沒住奇特法。如果他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我告訴你,什麼境界?無論別人跟他講什麼話,他聽的都是佛號,他眼睛看的、心中所想的,所有一切眾生統統是阿彌陀佛,這個人住奇特法。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向下解釋這一句經文,佛所住,我們看佛所住哪裡。「《淨影疏》曰: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化是教化眾生的作用。他講得沒錯,這也是菩薩應當要學習的。
(由於字數限制,文字檔未能夠全部提供,很抱歉)
恭選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四二集) 2010/9/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