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學佛要學得跟佛一樣,念佛常常想著佛,佛是存什麼心?佛動什麼念頭?佛是怎樣生活?佛是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能常常這樣想,就叫做念佛。念佛絕對不是口裡頭止於佛號,止於佛號像唱歌一樣,什麼意思茫然無知,你怎麼會得受用?念佛的名號,想佛的存心,想佛的行誼,想佛怎樣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真念佛。「觀像念佛」是看到佛像也想到這些,這是觀像念佛。所以我們要會念,會念念久了,我們的念頭就轉變成佛的念頭,我們的心就變成佛心,我們的行就變成佛行。佛的心是孝,佛的行是敬,這兩個字把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全包括盡了。我們做佛的弟子,無論在家、出家,自己一定要曉得,我們是佛的形象,是佛的代表。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到底有幾分像佛?我們能夠做到一分兩分,就不錯了;百分之百你成佛了;大概你能做到個百分之三十、四十,你是真菩薩,必得依教奉行。
太上感應篇 (第一六四集) 2000/2/28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164
學佛要學得跟佛一樣,念佛常常想著佛,佛是存什麼心?佛動什麼念頭?佛是怎樣生活?佛是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能常常這樣想,就叫做念佛。念佛絕對不是口裡頭止於佛號,止於佛號像唱歌一樣,什麼意思茫然無知,你怎麼會得受用?念佛的名號,想佛的存心,想佛的行誼,想佛怎樣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真念佛。「觀像念佛」是看到佛像也想到這些,這是觀像念佛。所以我們要會念,會念念久了,我們的念頭就轉變成佛的念頭,我們的心就變成佛心,我們的行就變成佛行。佛的心是孝,佛的行是敬,這兩個字把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全包括盡了。我們做佛的弟子,無論在家、出家,自己一定要曉得,我們是佛的形象,是佛的代表。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到底有幾分像佛?我們能夠做到一分兩分,就不錯了;百分之百你成佛了;大概你能做到個百分之三十、四十,你是真菩薩,必得依教奉行。
太上感應篇 (第一六四集) 2000/2/28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