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 這樣學佛才能與佛相應; 如此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Listen Later

絕不受外境干擾,順境不起貪戀,逆境不起瞋恚,無論善緣惡緣,永保平常之心。這叫真學佛!

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有沒有見佛?有沒有聞法?說實在的話,每一個人都有緣分,有人得到,有人當面錯過。這什麼原因?各人自己障惑不相同,就是業障迷惑的程度不一樣。跟佛、跟一切眾生的緣也有淺深不同,有的緣很淺,有的緣很深。很深,能長時期親近;緣淺的,一生當中或者只見到一次、兩次、三次,這是緣分淺的。但是無論緣深緣淺,沒有不得利益的,緣深,他要是真能抓住,這一生能成就;緣淺的人統統種了善根,都是來生後世修行證果的因由。

所以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哪怕一生只聽過一句佛號,只看過一次佛像,功德都不可思議。佛在經教裡告訴我們,他說一歷耳根,金剛種子就種下去,永遠不會失掉,往後什麼時候遇緣,這個種子它就會成熟。那我們就曉得,我們這一生當中見佛、聞法,緣很深,肯定這個因都是過去生中種的。也許是無量劫前種的,這一生又遇到,這個種子起現行,產生力量,讓我們對於佛法、對於淨宗生歡喜心,嚮往,希望這一生也能夠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都不是偶然的。見佛聞法之後,最重要的是發心,不發心,這一生就空過了。真正發心,再認真修行,這個修行,我們古大德常講,長時薰修。中峰禪師告訴我們,他是國師,「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叫真修,這叫真幹!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這一句話叫我們要發長遠心,絕不因外面境界干擾,順境不起貪戀,它不干擾我們,逆境不起瞋恚,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永遠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什麼?就是經題上講的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之心,清淨平等覺這叫平常心。要用在生活上,每天早上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什麼心?清淨平等覺,修淨業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那是我們經題「清淨平等覺」修學的綱目,這一句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是總綱領。怎麼落實?就在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上落實。先落實在我們的身心,再擴展到家庭,再擴展到社會、到國家民族、到全世界,最後擴展到遍法界虛空界,我們的功德就圓滿。「所發誓願圓滿成就」,第九品就是圓滿成就。

  學了很管用,不是學了沒用,這叫真學佛。念經不行,光念不幹得不到利益,我們得真幹。念,念熟,理解,經上所講的義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它落實到身心,身心健康,這是我們自身所得的殊勝利益。自己身正,心正、身正,你的家庭哪有不正的道理?家庭幸福。落實在你的事業、在你的工作,你的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佛陀教育確確實實給我們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現在我們看到的,學佛的人很多,沒幹!他為什麼不幹?他不懂。讀經讀得很勤,天天讀,經都能夠背誦,什麼意思不知道,與自己日常生活毫不相干,這就變成迷信。我們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如果像現在佛教這種樣子,這佛教能傳得下來嗎?早就被社會淘汰掉了。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陀的行誼,在《釋迦譜》、《釋迦方志》,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裡面看到他一生的行誼,他不是這個樣子,他真幹,做出來給我們看。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沒有把握的人是什麼?沒放下,你還有牽掛,你還有顧慮,那個人往生沒把握。徹底放下,在這個世間沒事了,逍遙自在,遊戲神通。所以人不能不長壽。長壽能修嗎?能,斷惡修善,人壽命就延長,《了凡四訓》多念幾遍,你就知道了。袁了凡壽命本來只有五十三歲,他也沒求壽命,知道每天改過自新、斷惡修善,他壽命自然延長,七十四歲走的,延壽二十一年,延壽三個七。所以我們修行人,當然壽命也無所謂,長短沒有關係,但是最重要什麼?要開悟。這是真的,不開悟不能死,等開悟才行;沒開悟死了,那可麻煩,又去搞六道輪迴。開悟之後遇到淨土,沒有關係,那一點都不在乎了。就是說真的是了生死,了是明瞭,對生死這樁事情太清楚、太明白,怎麼來的、怎麼去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大乘佛法給我們的好處,我們這一生要不修學大乘哪裡知道!

  

對阿彌陀佛的恩德要知道感恩,沒有他來發願,建立極樂世界這個道場,幫助我們一生圓滿成就,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當中找不到!只有這一家,所以太可貴了。彌陀這個舉動,感得十方一切諸佛的讚歎。你看佛跟佛決定沒有嫉妒障礙,而且怎麼樣?把自己真正有成就的學生全部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留學。為什麼?那個地方成就快,連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都不例外。你們看《華嚴經》,看到最後,文殊、普賢這兩位大菩薩,把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帶領到極樂世界,去跟阿彌陀佛學。這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數量沒有法子計算,毘盧遮那佛沒生氣,我的信徒,你們兩個人怎麼都把他帶跑掉?你看文殊、普賢是毘盧遮那的左右手,幫助毘盧遮那教化這些菩薩們的,他們兩個帶頭,把人全部帶到極樂世界去了,毘盧遮那不但不生氣,還拍手鼓掌歡喜。為什麼?在華藏世界成就得三大阿僧祇劫,到西方極樂世界幾天就成就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說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釋迦牟尼佛是代表一切諸佛如來說的,也就是一切如來都承認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那我們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很光榮,無論到哪個佛世界,那個佛對我們都特別禮遇、特別招待,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學生,這沾阿彌陀佛的光。

  所以諸位淨宗同學,你們如果真正明瞭之後,你要曉得,一切的菩薩、聲聞、緣覺跟諸天,乃至於魔王,妖魔鬼怪更不必說,見到阿彌陀佛那還得了!見到真正阿彌陀佛的學生,魔王不會傷害你,已經在那裡跪下來給你頂禮了,你沒看到,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你不是阿彌陀佛的真弟子,是冒牌的,他瞧不起你,他有時候跟你開個玩笑,作弄作弄你,為什麼?你是假的。天天也念《彌陀經》,也念阿彌陀佛,心裡面貪瞋痴慢,還是自私自利,還是名聞利養,是假的不是真的,妖魔鬼怪會跟你開玩笑。如果你是真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無量壽經》都相應,就是跟阿彌陀佛相應,他尊敬你,你不必求他保佑,他自然要保佑你。為什麼?他歡喜,他讚歎,他恭敬你。得如法才行!搞真的,不能搞假的。這是正法當中的正法,不必再問什麼一切吉凶禍福,都不要去問,心正、行正,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你所在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福地,因為你是有福之人,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這道理不能不懂。我們不斷提升自己,我們這一提升,天地鬼神都尊敬你,山神土地哪有不擁護的道理?這些真有,不是假的,《華嚴經》上講得清楚。

  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功德,即使諸佛如來都說不盡。五劫修行成就了,五劫之前有無量劫的修行。這是性德的名號,這一句名號圓滿稱性。為什麼一般人念的時候沒有感應?他迷惑,他只是依樣畫葫蘆,什麼意思完全不懂,一點恭敬心都沒有。名號是法,法要得其人,法就如法;法不得其人,法不起作用。得什麼人?真誠恭敬的人。所以印光大師講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用在我們持名念佛亦復如是。我對淨宗、對阿彌陀佛有一分恭敬心,我念的名號得一分功德,我有十分恭敬心,我就得十分功德。你要問你自己念佛的功德多少,首先看你有沒有誠敬心,沒有誠敬心,一天念十萬聲也沒有功德,古人說得好,「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沒有心!

所以我勸大家,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心,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你現在口裡念阿彌陀佛,心裡什麼東西?心裡面是黃金、美鈔、鈔票,那怎麼會相應?全是假的,這道理不能不懂。你心裡裝的還是貪心,貪財、貪色、貪名、貪利,那你將來前途,縱然是念佛,你將來前途到哪裡去?還是到三惡道。你這種心跟佛經對照一下,是餓鬼、是地獄,念阿彌陀佛,最後念到地獄裡面去了,真冤枉。這就是你的心不一樣,你心裡是阿彌陀佛,你聲聲佛號都跟阿彌陀佛相應,這個人念佛成佛,他心是佛;心不是佛,念什麼也不行。所以先要把心喚出來,不要有貪心,不要有自私自利的心,不要有六道輪迴的心。我將來想生到天,在天上最好做個天王,現在忉利天天王讓位給你,你幹不幹?比忉利天更高的大梵天王,最高的摩醯首羅天王,他說他讓位請你去做,幹不幹?不能幹,一幹就上當,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摩醯天王了不得,摩醯天王是四禪天的天王,大梵天是初禪天的天王。所以對於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把它放得乾乾淨淨,邊都不沾它,心裡面只放一尊阿彌陀佛,不要搞太多、太雜了。

恭選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五四集)  2010/10/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54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