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拯救今天的世界,印光大師選了三本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


Listen Later

可是今天明理的人不多,他所明的理是自以為是,這是理。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還是一句老話,不讀聖賢書之過。聖賢書太多了,儒家少者如《五經》、《十三經》,佛家的經典更是浩如煙海,從小沒有學,現在想學來不及了。所以在世間行事,如何讓自己有能力明辨是非,明辨邪正、真妄、善惡、利害,只要你有能力辨別,這是真智慧,這就是真學問。但是不讀經,不讀史,你這個智慧從哪裡來?印光大師慈悲,他老人家明瞭,現在勸世間人去讀經讀史,已經不可能,辦不到了。所以他提出一個救命的單方拯救今天的世界,他選了三本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這三樣東西,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辨別邪正、是非、利害的能力。大師一生極力的提倡,大量的流通這三種書,目的是挽救我們現前全世界的劫難。幾個人能知道大師的苦心?

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接受香港同修邀請,到這個地方來講《楞嚴經》。那一次我在香港住了四個月,前兩個月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看到圖書館收藏印光大師「弘化社」所流通的經書。我從版權頁裡面看到,大師一生將這三種書印行流通不下三百萬冊。我當時感到非常驚訝,大師是佛門淨宗一代祖師,對於佛教的經論,為什麼不能夠大力提倡,而將這三種書印了這麼大的數量?我冷靜的思惟,愈想愈有道理。經論好,來不及了,沒有辦法救急,尤其是不相信佛教,相信其他宗教的信徒,對佛教有懷疑、有抵制。這三種書不是佛教的,可以超越宗教的界限,令一切眾生都能夠受持。這是善巧方便,目的是在挽救眾生面臨這一次的大劫難,天災人禍!

如何有效的把這樁事情做好?關鍵就是有沒有方法令一切眾生省悟過來,不再迷惑,不再顛倒,就是剛才說的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邪正,辨別是非,辨別善惡,辨別利害,他只要獲得這個能力,這個劫難就有救。印祖在那個時代,以當時的印刷技術,流通那麼大的分量,可是在今人眼光裡面來看,量還是太少了。就以中國來說,中國人口現在有十三億,可能會到十四億,三百萬冊算什麼!尤其是這些典籍,都是半個世紀以前流通的,這半個世紀之後能夠留下來的,還能夠剩下來的,我看充其量只有十分之一,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接著幹,要大量流通。半個世紀之前的讀書人還能讀文言文,現在人看到印祖流通這些典籍,在文字上就產生障礙,這是很可悲的現象。於是我們用口語的講解,現在我們流通錄相帶、錄音帶、光碟,讓大家有機會聽。楞嚴會上文殊菩薩說得好,「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

我們今天要救這個劫難,要從根本下手,根本就是如何令一切眾生回心轉意,在心理上做一個大轉變,劫難才能夠化除。這個道理佛在經典上講得很透徹,大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句話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想生,心就是能現的,想就是識,能變的。我們看現在社會大眾,他們想的是什麼?他們念的是什麼?他們說的是什麼?他們做的是什麼?如果這一切都是不善的,感應就是天災人禍;如果想的、念的、說的、做的都是善的,那就是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這個需要教,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都是以師道的身分出現。釋迦牟尼佛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所示現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工作者,孔老夫子在中國示現的也是這個身分,唯有這個身分才能救人,才能救世,我們要懂得。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